作者周作人生前親自編定,學者止庵窮數年之力精心作校,增補從未齣版作品,為市場上最全麵最權威的周氏文集。
評分有點小!蠻好的!
評分書很好,作者博學大傢,喜歡。
評分周作人幼年在傢鄉的私塾書屋(三味書屋)裏接受傳統的國學教育,1898~1899年和1900~1901年兩次參加科舉均止於院試。
評分他原是水師齣身,自己知道並非文人,更不是學者,他的工作隻是打雜,砍柴打水掃地一類的工作。如關於歌謠,童話,神話,民俗的搜尋,東歐日本希臘文化的移譯,都高興來幫一手,但這在真是缺少人工的時候纔行,如各門已有瞭專功的人他就隻得溜瞭齣來,另去做掃地砍柴的勾當去瞭。因為無專門,所以不求學但喜歡讀雜書,目的隻是想多知道一點事情而已。所讀書中於他最有影響的是英國藹理思的著作。--周作人(1885-1967)
評分餅齋的尺牘
評分《周作人自編集:過去的工作》收入周作人在抗戰勝利前後(一九四五年四月至十二月)所作文章十五篇。文章延續四十年代以來風格,一類仍作“閑適”之談,寫景,狀物,評文,娓娓道來,如《關於竹枝詞》《石闆路》《東昌坊故事》;一類則繼續“正經”探討思想,追根溯源,擲地有聲,如《凡人的信仰》《過去的工作》《兩個鬼的文章》,在周作人的寫作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分量;而懷念陳獨秀、錢玄同、劉半農三位舊友,則通過摘抄、注釋他們的尺牘,勾陳昔日交往酬和情狀,“流水斜陽”之情盡現筆端,為懷人之作開闢瞭一條新路。
評分書很好,作者博學大傢,喜歡。
評分周作人(1885-1967),現代作傢、翻譯傢,原名櫆壽,字星杓,後改名奎綬,自號起孟、啓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等。浙江紹興人。青年時代留學日本,與兄樹人(魯迅)一起翻譯介紹外國文學。五四時期任教北京大學,在《新青年》《語絲》《新潮》等多種刊物上發錶文章,論文《人的文學》《平民的文學》,詩《小河》等均為新文學運動振聾發聵之作。首倡美文,《喝茶》《北京的茶食》等創立瞭中國美文的典範。在外國文學藝術的翻譯介紹方麵,尤其鍾情希臘日本文學,貢獻巨大。著有自編集《藝術與生活》《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等三十多種,譯有《日本狂言選》《伊索寓言》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