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化学原理选讲》选取了高中化学课程中常见的重难点予以深度解析,论述精辟独到,并且适当扩展延伸大学一年级化学专业基础课“无机化学原理”课程的内容,以增进读者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化学原理选讲》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中化学教师的备课参考书,还可作为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参赛者的备赛指导书。
目录
第一章 溶液溶解性
一、溶解过程的体积效应和热效应
二、溶解度
三、无机物水溶性的几种规律
四、气体的溶解度
五、两亲物质
六、不是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液态体系
七、几个问题
第二章 Gibbs自由能变与化学反应
一、热化学循环
二、Gibbs自由能变的运用
三、化学还原法制备金属
四、某些化学反应的规律
五、偶联反应
第三章 化学平衡
一、控制平衡移动的条件
二、平衡常数
三、热效应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四、作图和识图
五、“复杂”反应的平衡常数
六、化学平衡的计算
七、几个问题
第四章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难溶物沉淀溶解平衡
一、强、弱电解质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
二、一元弱酸、弱碱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pH
三、多元弱酸 多元弱酸酸式盐在溶液中的平衡
四、一定pH条件下弱酸的型体
五、难溶物的沉淀溶解平衡
六、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
七、电离平衡、溶度积平衡和配位平衡
八、关于难(微)溶物的几个问题
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电势
一、氧化数(氧化态)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二、电极电势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三、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因素
四、电化学简介
五、非水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简介
第六章 含氧酸及其盐
一、含氧酸(盐)的命名
二、含氧酸的性质
三、硫的含氧酸及其盐
四、含氧酸盐受热时发生的反应
五、含氧酸盐热分解反应温度(高低)的(定性)判断
六、p区元素最高氧化态含氧酸(盐)的性质
七、缩合含氧酸(盐)的组成和结构
第七章 硫化物 卤化物 氢化物 氮化物
一、硫化物
二、卤化物
三、p区元素卤化物的组成、构型及性质
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
五、氢化物
六、氮化物简介
第八章 等电子体常见分(离)子的构型
一、两个原子构成的分(离)子构型
二、多原子(≥3)分(离)子构型
三、等电子体的化学性质是否相似
四、按中心原子成键轨道归纳常见分(离)子的构型
五、等电子体运用的几个实例
第九章 和教学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实验室两种制02反应的资料及相关实验
二、镁和水、水溶液的反应
三、软硬酸碱( HSAB)理论
四、比较同类物质的性质时应关注的问题
附录
精彩书摘
按化学热力学,用(1)式和(2)式所表示的始态、终态及其计量关系和(3)式相同,等效。((4)式和(5)式表示和(6)式等效,不重复。)然而在两种表示的方程式中还原剂都是Mg,又在前一种情况下,H2O是氧化剂,而后一种情况下,氧化剂可能是H2O、NH4+或是NH4+和H2O?根据实验现象无法判断氧化剂究竟为何物。要在NH4+和H2O中确定一氧化剂,因NH4+给予H+的倾向强于H2O给予H+的倾向,所以认为氧化剂是NH4+的可能性大些。(读者若不同意,没关系。只要能提出H2O是氧化剂的证据。) 以上解释虽然绕开了酸性,是否靠得住,还得有实验的证据。实验:把表面光洁的Mg带放入CH3 COONH4溶液(pH≈6)中,现象是:持续反应并释H2。把表面光洁的Mg带放入1 mol/L NaCl溶液(pH≈6,含酚酞)中,现象是:持续反应并释H2,经过一段时间(若在约20℃,约需1分钟)溶液开始呈现浅红色,随后可形成红色显著的溶液。以上两个实验的现象都表明:酸性不一定是Mg和NH4 Cl溶液反应的主要因素。酚酞显红色是反应形成NH3?H2O的缘故。随着反应进行,NH4+浓度下降,NH3?H2O浓度上升,所以酚酞显示显著的红色。只要还有一定浓度的NH4+,反应就能进行下去。NaCl溶液的pH≈6(因CO2溶解的影响),和CH3 COONH4溶液的pH相近,它和Mg反应释H2的主要原因是Na+或Cl,还是Na+和Cl-共同引起的? 实验:把表面光洁的Mg分别放入1 mol/L NaCl、1 mo/L NaNO3溶液中,在NaCl溶液中释H2量显著多于Mg和NaNO3溶液的反应(室温要经过6小时以上的时间,才能使原先NaNO3溶液中的酚酞显现浅红色)。表明反应中Cl-是主要因素。
前言/序言
化学原理选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