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文六講》的原名是《人文今朝》,現應編者的要求改為這個題目,似乎添加瞭一點學者演講的課堂味道。其實我本來的用意與學術無關,在原序中已經說得很清楚。然而後來發現,香港讀者看這本小書的還是以學生居多,他們或者希望從中得到一定所謂“通識教育”的端倪,而社會大眾恐怕依然不聞不問。看來我的身份還是學者。也許,用《人文六講》這個書名,更名正言順。
然而簡體字版的篇幅增多瞭,也是應編者的要求。內地齣版界似乎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一本書至少應該有十萬字以上纔像個樣子,而本書原文卻隻有八萬多字,因此我又在每一講後麵加上一至兩篇與討論主題相關的文章
(大多是演講稿或會議發言的補寫),也校正瞭少許編排上的錯誤,但內容沒有更動。這六講的對象本來是香港,特彆是香港的人文危機,所以在行文中不時流露齣我的香港生活經驗和感受,或許不閤內地讀者的心態,在此先請包容鑒諒。我希望書中的大部分論題仍然有“普遍性”,所反映的是現今的全球人文危機。
在原序中我也提到:因為在香港大學的演講用的是英語,所以閱讀材料也以英語為主,幸虧當中不少書已經譯成中文,有興趣(或看不懂、買不到原文)的讀者,可以參考,但我並沒有看過這些譯本,也不知譯文是否忠實。
作者簡介
李歐梵,颱灣大學外文係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土,香港科技大學人文榮譽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曾任哈佛大學中國文學教授,先後執教普林斯頓大學、印第安納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著有《鐵屋中的呐喊:魯迅研究》、《中國現代作傢中浪漫的一代》、《中西文學的迴想》、《西湖的彼岸》、《上海摩登》、《狐狸洞話語》、《世紀末囈語》、《尋迴香港文化》、《都市漫遊者》、《清水灣畔的囈語》、《我的哈佛歲月》、《蒼涼與世故》、《又一城狂想麯》、《交響》、《人文文本》等。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學界中人,像李歐梵教授這樣興趣廣泛且備受推崇的,絕對是鳳毛麟角。李教授對電影、音樂、建築等都有很好的見解,專業人士也得讓他三分。
我見識過李教授苦讀的身影,也明白其中甘苦。直到今天,聽他滿天星鬥、纔華橫溢的演講,或讀他的散文隨筆,你都能感覺到,這位名教授一直在認真思考--隻不過因不再受學院體製的規約,可以天馬行空,自由揮灑。
——大學中文係主任陳平原教授
目錄
簡體版小序
《人文今朝》原序
第一講 序論:全球化下的人文危機
延伸閱讀 什麼是文化?
第二講 重構人文學科和素養
延伸閱讀 全球視野中的中國現代文學經典
第三講 小說的當代命運
延伸閱讀 我們現在為什麼還要讀小說
第四講 文學與電影:經典的改編藝術
延伸閱讀 《文學改編電影》導論:改編的藝術
第五講 音樂與文化:聆聽二十世紀
延伸閱讀 音樂與人生
第六講 田園大都會:人文建築的願景
延伸閱讀一 動感之都的漫遊者
延伸閱讀二 四個城市的故事
精彩書摘
我認為任何重大的建築規劃,都應該有三方麵的人士參與:第一當然是建築界,第二是政府和財團(在內地是前者,香港則是後者居多),第三則是公民社會及其代錶。目前在中國大陸,幾乎沒有公民社會的參與,隻有少數的建築師,或以自己的設計,或經由文字論說,提齣一些本土性的見解。在此我要特彆舉齣兩位。
一位是目前備受尊重的張永和。我覺得他雖然行事低調,但從他的數次演講和展覽中我得到的印象是:他是少數對於中國文化傳統潛移默化,而對西方現代建築也瞭如指掌的建築師,他自己的設計風格和庫哈斯等人恰恰相反,不重體積的超大特大,也不重形式上的標新立異,而更關注建築本身的人文意義。在2008威尼斯的建築雙年展,我有幸代錶香港參加,也特彆參觀瞭中國館,由他和名作傢鍾阿城聯閤設計,展齣的竟然是平民居屋的各種照片和用於四川地震重建的木材材料,錶麵上平庸無奇,但骨子裏卻充滿瞭中國老百姓的草根意識。張永和甚至故意用庫哈斯的“generic”這個字來描寫中國的平民住宅--它們平淡無奇,有時更是亂七八糟,但這就是一般人的生活模式。這一個展覽,我覺得是一種“錶態”,它所反對的就是西方這些建築大師的傲氣(hubris),每個人以建高樓大廈、爭奇鬥勝為目標,根本不顧一般平民日常生活上的要求,也不顧市容肌理(urban texture)的改變。因此我們要問:到底他們是“為中國而設計”?還是“設計中國”?我認為張永和屬於前者,庫哈斯和他的國際同行們屬於後者,雖然庫哈斯還領導他的哈佛學生深入珠江三角洲調查,寫瞭一本大書《大躍進》(The Great Leap Forward)。問題是,故意用政治運動的名詞作書名,用意何在?我看顯然要一躍而改變中國的城鄉麵貌,並為此一大目標作準備。張永和無此雄心,2009年暑假,他在上海舉行的一個講習班的演講題目,就叫作“可大可小”,我猜還有“以小窺大”的涵義。
張永和雖然從來不叫口號,但我可以為他杜撰一個:“為人民而設計”。聽來頗為反諷,因為在建築界的關鍵詞中已無“人民”這種字眼,國際大師競相投標的大多是政府的公共建築。就以中央電視颱(CCTV)所攝製的九集紀錄片“為中國而設計”為例,內中選齣的九幢新建築全是官方的公共建築,計有國傢大劇院、鳥巢體育場、首都機場T3航站樓、蘇州新博物館、上海金茂大廈+喜馬拉雅中心、廣州歌劇院和CCTV新颱址,沒有一幢是平民居屋。公共建築在中國當然由政府齣錢,人民隻有被動地參與(譬如到鳥巢去看奧運比賽),從自己的“生活世界”進入這些大建築,猶如劉姥姥走進大觀園,壯大的景觀令人意亂神迷,完全受其主宰。
……
前言/序言
人文六講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還沒有開始看但是聽看過的人描述很不錯
評分
☆☆☆☆☆
《人文六講》的原名是《人文今朝》,現應編者的要求改為這個題目,似乎添加瞭一點學者演講的課堂味道。其實我本來的用意與學術無關,在原序中已經說得很清楚。然而後來發現,香港讀者看這本小書的還是以學生居多,他們或者希望從中得到一定所謂“通識教育”的端倪,而社會大眾恐怕依然不聞不問。看來我的身份還是學者。也許,用《人文六講》這個書名,更名正言順。
評分
☆☆☆☆☆
鼕天是要讀書的,我在傢裏點起香,泡好茶,就看書瞭
評分
☆☆☆☆☆
在原序中我也提到:因為在香港大學的演講用的是英語,所以閱讀材料也以英語為主,幸虧當中不少書已經譯成中文,有興趣(或看不懂、買不到原文)的讀者,可以參考,但我並沒有看過這些譯本,也不知譯文是否忠實。
評分
☆☆☆☆☆
當今社會太需要人文瞭,這本書也是基於這個問題而寫的
評分
☆☆☆☆☆
很好的書籍,加油。。。。。
評分
☆☆☆☆☆
(大多是演講稿或會議發言的補寫),也校正瞭少許編排上的錯誤,但內容沒有更動。這六講的對象本來是香港,特彆是香港的人文危機,所以在行文中不時流露齣我的香港生活經驗和感受,或許不閤內地讀者的心態,在此先請包容鑒諒。我希望書中的大部分論題仍然有“普遍性”,所反映的是現今的全球人文危機。
評分
☆☆☆☆☆
讀讀這樣的書還是 好的,增加一些人文氣息。
評分
☆☆☆☆☆
隻粗略翻瞭一下,還沒看,但相信不錯。很喜歡這類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