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学教材·教学法规系列:学生常用法规全书(第12版)

现代法学教材·教学法规系列:学生常用法规全书(第1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教学法规中心 编
图书标签:
  • 法学
  • 教材
  • 法规
  • 学生
  • 教学
  • 法律
  • 法制
  • 学习
  • 参考书
  • 全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34935
版次:1
商品编码:1094442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3-01
用纸:胶版纸
字数:18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法科生入学头一本法规书,根据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司法考试大纲编定,速递新立法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等,共收录174件常用法律文件,涵盖司法考试大纲绝大部分考试范围。

内容简介

   《现代法学教材·教学法规系列:学生常用法规全书(第12版)》根据教育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司法考试大纲编定,收录了学生日常学习常用的法律法规文件100多件,反映了新的立法变化,是法科学生必备的法律工具书。

目录

一、宪法篇
(一)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4年3月1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88年4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3年3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9年3月I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04年3月14日)
(二)选举、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2010年3月14日)
★中华人民共jRl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2010年10月28日)
(三)国家机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1982年12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1982年12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2004年10月27日)
(四)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0年4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3年3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2月28日)
(五)基层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年10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屋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89年12月26日)
(六)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年3月15日)

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篇
(一)行政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
(二)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09年8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05年8月28日)
(三)行政复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09年8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2007年5月29日)
(四)行政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3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7月24日)
(五)行政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2011年6月30日)
(六)国家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0年4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赔偿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11年2月28日)
(七)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年4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7年4月5日)

三、刑法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1年2月25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1998年12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2009年8月27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的懈释(2009年8月27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2002年4月28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2002年4月28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2002年8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
(2002年12月28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2004年12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文物的规定适用于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的解释(2005年12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规定的解释(2005年12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分子的决定(2009年8月27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
(2009年8月27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2009年8月27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1995年6月30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1995年10月30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1999年10月30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9年8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6年1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2000年12月1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4月17日)
……
四、刑事诉讼法篇
五、民法篇
六、民事程序法篇
七、经济法篇
八、商法篇
九、知识产权法篇
十、国际法篇(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
十一、法律职业篇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法律实务和理论书籍的详细介绍,完全不涉及您提到的《学生常用法规全书(第12版)》的内容: --- 深度解析前沿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刑法前沿问题研究(2024年修订版)》 本书聚焦于当代中国刑法学界面临的复杂挑战与最新发展,旨在为刑法理论研究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以及法律专业学生提供一个深入、前沿的分析平台。它并非简单的法规汇编,而是对刑法核心理念、争议焦点及前沿理论的精深探讨。 第一部分:刑法基本原则的当代重塑 本部分首先回顾了刑法谦抑性原则在当前社会治理背景下面临的“扩张化”倾向。我们仔细辨析了刑法谦抑性与社会安全需求的张力,特别是探讨了在数字经济、环境污染等新型犯罪领域中,如何精准界定刑法的介入边界。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量化困境: 详细分析了当前司法实践中,量刑指南与具体案件复杂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书中引入了“风险评估模型”对量刑进行辅助的初步探讨,并批判性地审视了自由裁量权过大的潜在弊端。 罪刑法定原则的“弹性解释”再审视: 重点剖析了“类推解释”在特定紧急情况下的合法性边界。我们通过梳理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系统梳理了司法实践中对“行为定性”的最新倾向,强调在保障公民权利与维护社会秩序间的审慎平衡。 第二部分:分则体系中的疑难与创新 本卷深入剖析了刑法分则中几个具有高度争议和实践影响力的罪名体系。 职务犯罪的界限模糊与新型贿赂形态: 针对新经济形态下,国有资产管理、金融证券领域的职务侵占和受贿行为的认定难题,本书提出了“权力资源化”的分析框架。我们详细区分了“人情往来”与“利益输送”的关键要素,并着重讨论了利用信息优势进行利益交换的定性问题。 网络犯罪的法益侵害与构成要件重构: 鉴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本书专门开辟章节讨论了“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益核心。重点解析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适用差异,并探讨了跨境网络犯罪的属地管辖权与协同侦查的法律障碍。 环境犯罪的特别认定标准: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要求,本书详细论述了“污染环境罪”中的“情节严重”的客观标准。我们引入了环境损害评估的专业数据,探讨了如何将被告人的行为与具体的环境损害后果进行有效且合法的因果联结。 第三部分: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叉领域研究 本部分着眼于实体法要求与程序保障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了如何确保实体公正必须依赖于程序正当。 非法证据排除的本土化适用与挑战: 结合最新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本书系统梳理了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据链条要求,特别是对“补强说”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操作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我们探讨了在反腐败高压态势下,如何确保讯问过程的合法性记录。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体效果反思: 尽管该制度在提速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本书对其是否可能导致“事实认定弱化”持审慎态度。我们通过大量案例分析,探讨了在认罪环节,如何确保辩护律师的实质性参与,从而保障被告人的实体权利不受损害。 被害人权益的程序保障与实体补偿: 讨论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多重角色定位。重点分析了刑事和解、附带民事诉讼在实践中的执行难点,并提出了建立更有效、更具约束力的“受害人损害恢复基金”的理论构想。 第四部分: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刑法学:比较与前瞻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视角投向国际,对比分析了中国刑法与德日刑法体系在特定制度上的差异,并对未来刑法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德国“不作为犯”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深度解读了德国法中“担保人地位”的精细划分,并将其与我国刑法理论中关于“作为义务”的认定进行对比,以期为我国司法实践中遗漏报告、不作为致人死亡等案件的定罪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撑。 国际刑法前沿对国内立法的反向驱动: 关注了国际刑事法院(ICC)对特定战争罪、危害人类罪的最新裁决,以及这些裁决对我国未来刑法典修改中“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对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惩治规范。 本书以严谨的法学论证和丰富的实务案例为基础,力求在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是刑法领域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参考读物。 ---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法律怀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想对我们国家现行的法律体系有一个更系统、更清晰的了解。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法学人士,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法律问题,比如合同纠纷、交通肇事、邻里之间的小摩擦等等,都让我觉得了解相关的法律条文是很有必要的。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民事、刑事、行政等多个法律领域,让我得以窥见法律的“全貌”。它的语言虽然专业,但在很多地方都配有清晰的解释,这让我这个法律“小白”也能逐渐理解其中的含义。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常用法律的分类整理,比如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婚姻家庭、劳动合同等方面的法规,这些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经常会把它放在手边,遇到新闻报道或者生活中的一些法律事件,就会翻阅相关章节,从而更好地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让自己在处理类似情况时更有底气。

评分

我是一名即将进入法律行业工作的准律师,在这本《学生常用法规全书》的帮助下,我度过了紧张而充实的实习期。这本书简直是我工作中的“定心丸”,让我从一开始的茫然无措,到逐渐熟悉和掌握各种法律条文。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实操层面的宝贵参考。在处理具体案件时,我常常需要快速查阅相关的法律依据,而这本书几乎涵盖了所有常用和重要的法律法规,并且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编排,查找起来效率极高。更重要的是,它对一些复杂法律条文的解读,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法律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法律咨询和文书起草中。我曾经在一次庭审前,临时需要查阅某个特定领域的法规,这本书立刻就派上了用场,让我能够从容应对。它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而这本法规全书,无疑为我的法律实践提供了最坚实、最可靠的支撑。

评分

我是一名准备考研的法学毕业生,为了巩固基础和了解最新的法律动态,我入手了这本《学生常用法规全书》。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沉甸甸的,可见内容之丰富。我最看重的是它收录的法规是否全面和权威,毕竟考研不仅仅是背诵,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这本书的条文引用非常准确,而且对于一些重要的法律,比如《民法典》、《刑法》、《行政法》等,都做了详细的梳理和解释,甚至包括一些相关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这对于我们备考非常重要。我经常会把它当作一个“活的法律字典”来用,遇到任何不确定的法律概念,都会翻到这里来核实。而且,我发现它在更新方面也做得不错,每一版都在不断地吸收最新的法律法规,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紧跟法律前沿的学生来说,尤为关键。它不仅仅是一本法规的堆砌,更像是一个浓缩了中国当代法治建设精华的工具箱,帮助我们这些未来的法律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一本厚实的法律工具书,封面设计简洁大气,虽然名字听起来很“官方”,但作为一名在校的法学学生,我拿到它的时候还是挺期待的。翻开第一页,就被密密麻麻的条文和解释吸引了。它不像我们课堂上讲授的那些理论,而是更贴近实际操作。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一些常见法律问题的解答,有时候在做案例分析或者写论文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这本书就像一个及时的“百科全书”,能够迅速找到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省去了我不少查找资料的时间。而且,它对很多条款的解释都非常详细,有时候还会引用一些最新的判例,这对于我们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非常有帮助。当然,它毕竟是一本法规汇编,阅读起来可能需要一定的法律基础,但对于我们这些正在学习法律的学生来说,它绝对是必备的参考书。它的编排也很合理,按照法律类别分门别类,查找起来很方便。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提升我们的法律实操能力非常有帮助,也让我们对法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评分

当我还是一个对法律充满好奇的高中生时,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这本《学生常用法规全书》。虽然当时觉得内容可能有点深奥,但出于对法治社会的向往,我还是把它带回了家。这本书像一本通往法律世界的大门钥匙,它以一种非常系统的方式,向我展示了构成我们社会秩序的那些基本规则。我最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条文,在一些重要法律的开头,都有简要的背景介绍和立法目的解释,这让我能够理解这些法律为何存在,以及它们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虽然我不可能完全理解每一个字,但我通过这本书,对“法律”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宏观的认知,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主要的法律体系,以及它们大概都在管些什么。它激发了我对法学研究的兴趣,也让我意识到,了解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它就像一本厚重的启蒙读物,为我开启了对法律更深层次的探索之旅。

评分

挺不错来的 适合学生使用的

评分

书本质量,编排不错,内容也很齐全,但是物流太慢了,下单一个星期还没有发货

评分

新出版的内容都包含在里面,实惠!!!

评分

nice...like it

评分

很好的书 实用值得购买

评分

内容全面 印刷清晰~

评分

还挺全面的,应该还不错

评分

物流很给力,书的内容很不哦错

评分

物流很给力,书的内容很不哦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