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与指导案例4:劳动争议卷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与指导案例4:劳动争议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庆宝 编
图书标签:
  • 最高人民法院
  • 司法政策
  • 指导案例
  • 劳动争议
  • 法律
  • 案例分析
  • 法学
  • 判例
  • 劳动法
  • 争议解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20082
版次:1
商品编码:1085848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与指导案例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4
字数:28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与指导案例4:劳动争议卷》为了让广大法官、律师能够更方便、快捷地了解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政策,我们组织审判实务部门从事民商事审判的法官们,将司法政策按照不同的专题进行收集、整理。具体设置如下: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政策与精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请示与批复、个案复函、地方人民法院审判政策与精神等。
除司法政策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与指导案例4:劳动争议卷》的另一大特色是收录了指导案例,为办案人员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本套丛书中的指导案例汇集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过的指导性案例,按照专业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收录。力争为统一——司法标准提供参考,为审理类似案件提供指引。在编排上,本套丛书罗列了这些案例的裁判主旨、法律适用要点,并注明了案例出处,方便读者进一步研究时查找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一、司法政策精神
1.劳动合同法实施
2.劳动争议相关

二、案件受理问题
1.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
2.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不受理或不作出受理与否决定、逾期不作出裁决情况下法院是否受理的问题
3.因企业职工下岗引发的争议应否受理?
4.退伍兵安置而产生的纠纷是否属劳动争议案件
5.解除劳动关系相关纠纷是否按照劳动争议案件受理
6.当事人改变案由直接起诉是否受理
7.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问题
8.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之间的事实劳动关系纠纷的受理
9.职工退休后与原单位或其他工作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10.人事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11.“欠条”形式工资给付请求的受理
12.起诉未办社保是否受理
13.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以用人单位主体不适格为由作出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后,劳动者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
诉,人民法院如何处理?
14.在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有部分当事人经过了劳动仲裁程序,部分当事人没有经过劳动仲裁程序,此时应怎样处理?
15.用人单位向员工收取用工保证金、工作服装押金等。双方为此发生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应否将上述款项退回员工?
16.劳动仲裁机构及劳动部门派出机构对劳动争议作出调解书,当事人事后反悔,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应否受理?

三、法律适用
1.有关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的法律适用
2.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否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
3.有关汶川地震中劳动者损害赔偿请求的法律适用
4.新旧工伤保险法规适用问题

四、劳动争议中纠纷责任主体
1.派驻或借调用工的责任主体
2.挂靠情形下的责任主体
3.劳务派遣纠纷责任主体
4.承包关系中工伤责任主体
5.个体工商户主体资格

五、涉外劳动关系
1.外国人国内就业未履行相关程序的处理
2.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
3.涉外劳动案件的受理
4.外企直接招聘法律关系的确认

六、劳动合同相关问题
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确定
2.解除劳动合同中额外经济补偿金适用问题
3.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纠纷处理及其赔偿责任
4.用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纠纷处理及其经济补偿与赔偿
5.劳动者被迫解除合同的救济
6.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而迫使劳动者解除合
……
七、劳动薪酬问题
八、工伤问题
九、企业破产劳动债权的救济
十、劳动争议和解
十一、时效和期间期日问题
十二、诉讼问题
十三、执行依据
十四、指导性案例

精彩书摘

2007年4月30日,原告王云飞从被告施耐德上海分公司处离职。被告称其于2007年7月7日得知原告在菲尼克斯公司工作。被告认为菲尼克斯公司与其存在业务竞争关系,原告离职后到菲尼克斯公司工作的行为违反了双方签订的《保密和竞业禁止协议》中确定的竞业禁止义务。2007年7月17日,被告向上海市普陀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原告承担竞业禁止违约金66600元,并继续履行双方约定的竞业禁止义务。2007年9月20日,上海市普陀区仲裁委员会裁决原告承担竞业禁止违约金66600元,但施耐德上海分公司的其他请求不予支持。原告不服该仲裁裁决,于2007年9月25日提起本案诉讼。庭审中,原告认可自己在菲尼克斯公司工作,但认为该公司与被告只存在一些产品的交叉互补,不存在业务竞争关系。
另查明:被告施耐德上海分公司于2007年6月汇人原告王云飞的银行账户24814.50元。被告述称该笔款项是截止2007年4月原告的报酬,包括基本工资6800元、竞业禁止补偿金20400元,上述费用扣除保险费和税费后,实发数额为24814.50元。同时被告表示,竞业禁止补偿金20400元是按照原告离职前三个月的基本工资计算的。原告对收到上述款项无异议,但表示不清楚该笔款项的构成。被告提供原告离职前十二个月的收入明细,证明原告总收入税前为114306元,税后为88199.09元。原告对此表示异议,但其提供的2006年12月工资单载明其税后收入为6663元,与被告陈述的数额基本一致。
被告施耐德上海分公司提交该公司和菲尼克斯公司的产品介绍,用以证明两公司在电源产品、工业以太网、接插线产品等方面均存在业务竞争。原告王云飞则认为菲尼克斯公司生产上述产品的市场份额很少,与被告不存在业务竞争关系,仅仅是产品重叠和互补关系。
被告施耐德上海分公司提交中国工控网出具的市场份额调查数据,用以证明该公司与菲尼克斯公司的10市场份额均处于前十名,分别是3.3%和2.9%;在’HMI市场中,施耐德上海分公司的份额为3.1%,而菲尼克斯公司则属于非常小的公司,无法计算其市场份额。原告王云飞则认为两公司一个是销售公司,一个是生产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不同,90%以上的业务也不同,虽然部分产品相同,但产品存在交叉不等于存在业务竞争。
以上事实,有双方当事人陈述,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劳动合同书》、《保密和竞业禁止协议》,原告王云飞离职证明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原告王云飞与被告施耐德上海分公司签订的《保密和竞业禁止协议》所确定的竞业禁止条款是否有效,原告应否承担违约责任。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与指导案例4:劳动争议卷》以外,另一本假设性图书的详细简介,旨在避免提及您提到的原书内容,并力求自然和深入: --- 《民事审判前沿:物权、合同与侵权责任的最新发展与裁判难点》 本书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以及法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我国民事审判实践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尤其在物权法理论的适用深化、合同法解释的与时俱进,以及侵权责任认定的精细化趋势下,如何确保裁判尺度的统一性、实体规则的前瞻性,成为司法实务界亟需解决的核心议题。 《民事审判前沿:物权、合同与侵权责任的最新发展与裁判难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并非对既有法律条文的简单汇编,而是聚焦于近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监督、司法解释制定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传统民法理论的创新性回应与实践指导意图。全书以问题为导向,深度剖析了当前司法实践中争议最为激烈、裁判标准最为模糊的关键领域,力求为法官、律师及法学研究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化、前瞻性的裁判思路框架。 第一部分:物权法定原则的界限与公示效力重构 本部分聚焦于我国《民法典》物权编实施以来的重大挑战。传统的物权体系正受到新兴财产形态和交易模式的冲击。 一、用益物权与不动产权利的交叉冲突: 详细探讨了居住权、地役权等用益物权在设立、转让及消灭过程中的公示要求与效力认定。特别分析了在城市更新和土地使用权流转背景下,如何平衡不动产登记与事实占有之间的权利冲突。本书对“抵押权人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一核心命题在不同担保物权类型中的具体适用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剖析。 二、动产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再审视: 针对买卖合同中常见的“所有权保留”条款,本书梳理了其在破产程序中的效力认定。重点讨论了担保物权人地位的竞合问题,并引入了国际上关于动产担保登记制度的比较视角,以期为我国动产担保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三、共同共有与区分所有权的司法界限: 针对“老房改造”、“公寓大楼”等复杂不动产形态,本书深入分析了《民法典》关于区分所有权的最新司法解释导向,明确区分了“共同共有”与“区分所有”在管理、处分上的法律差异,并指出了在相邻关系纠纷中,如何运用物权保护请求权来维护权利人的权益。 第二部分:合同法中意思表示与情势变更的现代化适用 合同法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其对市场交易的有效规制和对意思自治的忠实尊重。本部分着重分析了在数字经济和长期合同背景下,如何精准把握意思表示的有效性以及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边界。 一、电子合同与数据电文的要件: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合同订立的形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本书详尽阐述了电子签名、数字证书的法律效力,以及在“点击确认”模式下,合同成立要件的认定标准。重点剖析了系统默认条款和格式条款中的“免责声明”在司法实践中被否决的常见理由。 二、情势变更原则的“显失公平”认定标准: “不可预见性”与“显失公平”是适用情势变更的两大核心难点。本书通过梳理近年最高院的批复与再审案例,提炼出判断经济环境发生根本性、非商业风险范畴变化的客观指标,并探讨了受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影响的长期供货合同的调整路径。 三、可撤销合同中欺诈与重大误解的举证责任分配: 针对商业谈判中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合同效力争议,本书对比分析了欺诈(主观恶意)与重大误解(客观偏差)的构成要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商业领域中,对“信赖义务”履行不到位一方的撤销权行使限度。 第三部分: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与新型损害赔偿 侵权责任的司法实践,是社会公平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本部分聚焦于技术发展和新型活动带来的新侵权类型,以及传统归责原则在现代社会中的延伸适用。 一、产品责任中的设计缺陷认定与安全期望值: 针对智能设备、生物技术产品等高科技产品,本书详细分析了“合格产品”的标准如何从“符合性”转向“安全性预期”。重点讨论了制造商对产品迭代升级的持续安全保障义务,以及在涉及人工智能决策失误时,责任主体如何界定。 二、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与隐私权保护: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背景下,名誉侵权与隐私泄露的认定更为复杂。本书梳理了对“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的司法规制,重点解析了平台方的“避风港原则”与“红旗原则”在不同情形下的适用差异,并探讨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证明标准。 三、环境污染责任与生态环境损害的评估: 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本书深入探讨了环境污染侵权中的因果关系推定难题。尤其关注了在混合污染源或长期累积污染中,如何运用科学证据(如风险评估报告)来支持损害赔偿请求,以及对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执行机制。 结语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试图搭建一座理论与实务之间的桥梁。通过对前沿热点问题的深度解构和对最新司法动向的精准捕捉,我们期望读者能够建立起一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民事裁判思维体系,从而在复杂的法律实践中,做出更加公正、合理、具有说服力的裁决。本书是所有致力于提升民事审判专业素养的法律人士的必备参考。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以其官方的身份,承载着我对于劳动争议领域司法实践的厚望。我原本以为,它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能够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应对劳动争议中的种种挑战。我设想过书中会包含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每一个案例都能让我看到法律条文如何在现实中落地生根,如何化解矛盾,如何维护正义。我渴望从中学习到那些在实务中极具参考价值的判例,例如,关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责任认定,关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如何审查,以及在劳动者维权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收集和固定证据,从而在庭审中占据有利地位。我期待的是能够从中汲取到解决具体问题的“金点子”,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适用法律,更准确地预测判决结果,从而为当事人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法律服务。但这本书的内容,更多的是一种方向性的指引,它勾勒出了司法政策的整体脉络和发展趋势,强调了一些普遍性的原则和理念。虽然这些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宏观指导意义,但对于像我这样需要面对大量具体案件、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者而言,它在提供“解决方案”和“实用技巧”方面,似乎显得有些意犹未尽。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确实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但它更像是一份“指挥棒”,而不是“工具箱”。我原以为这本书会像一本秘籍一样,里面会藏着许多解决劳动争议疑难杂症的“绝招”,能够手把手教我如何在这种最常见的纠纷中,找到最有利的证据,构建最有效的辩护策略,甚至是如何在庭审中巧妙地运用法律条文来争取最大的胜算。我期待着能看到那些在实践中反复出现、却又容易引发争议的焦点问题,比如关于兼职人员的工伤认定、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争议、亦或是对于员工严重违纪行为如何界定才能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详细标准。但这本书的重点似乎更在于梳理国家在劳动争议处理上的整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它勾勒出了未来劳动争议司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大方向。它让我看到了政策制定者们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视,以及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期盼,这一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对于我这种需要立即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读者而言,书中缺乏足够详尽的、可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总让我感觉隔靴搔痒,没有找到真正能够“落地”的解决方案。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后,第一时间就被它厚重的体积和严谨的封面设计所吸引,心里暗暗期待着能在其中汲取到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宝贵经验。然而,当翻开目录,初步浏览完每一章节的标题后,我却感到一丝困惑。我本来以为会看到大量贴近实际、剖析入骨的案例分析,比如关于工伤认定中举证责任的细化、关于竞业限制协议效力认定的不同观点及其判决依据,又或者是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关于经济补偿金计算中涉及的加班费如何纳入基数的具体认定方法等等。我期待的是那种能够让我醍醐灌顶,一下子就能理解法律条文背后逻辑的深度解读,能够看到法官们在面对复杂案情时,如何权衡利弊,最终做出公正判决的思考过程。但实际内容似乎更多地偏向于对宏观政策方向的阐述,以及对一些普遍性原则的重申,对于那些具体到个案的细节处理,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实践差异,提及得相对较少。这让我有些失望,因为作为一名实务工作者,我最需要的是那些能够直接指导我解决具体问题的“干货”,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指导。

评分

拿到这本《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与指导案例4:劳动争议卷》,我原本是满怀期待的。作为一个长期在劳动争议领域摸爬滚打的从业者,我渴望从这份“官方文件”中找到一些能够帮助我突破瓶颈、提升实力的“秘籍”。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些能够直击痛点、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典案例,比如,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关于加班费如何认定、如何计算才能得到法院支持的详细分析;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关于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界定和计算的差异化处理;又或是,在涉及股权激励、期权等新型劳动关系中的争议,如何适用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判定。我期待的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重申,更是法官们在面对复杂、模糊的案情时,是如何运用智慧和经验,去寻找法律的“弹性空间”,最终做出公正的裁决。然而,翻阅全书,我却发现它更多地是在描绘一个宏观的框架,勾勒出司法政策的整体走向,对于那些具体到实践操作层面的细节,以及那些能够提供直接借鉴的“疑难杂症”解决方案,提及得相对较少,这让我感觉虽然获得了“指导”,但“方法”的获取却相对有限。

评分

这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份非常官方且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文件汇编。我此前对它抱有的期望是,它能够像一本“法官的流水账”,记录下他们在处理形形色色的劳动争议案件时,是如何思考、如何裁量的。我设想过书中会有大量的案例,每一个案例都详细地描述了案件事实,然后深入分析了双方的诉求、证据链条,最后辅以法院的判决理由,并且最好能够对比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在类似案件中的不同判决思路,从而揭示出一些可能存在的“潜规则”或者“潜规则”背后的逻辑。我希望能从中学到如何识别案件的关键点,如何有效地组织证据,如何提出更具说服力的法律意见。但实际内容却更像是一份政策指南,它更多地是在宣讲一些大原则,强调一些基本立场,例如关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优先性,关于合法合规用工的重要性等等。虽然这些原则本身是正确的,并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它们显得有些过于宏大和概括,缺乏具体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让我难以将这些宏大的原则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去应对那些千头万绪的实际案件。

评分

最高人民法院1月31日公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解释(四)共15条,将于2013年2月1日起施行。这是最高法针对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发布的第四个司法解释,也是新世纪以来,最高法针对调整和规范同一社会关系的案件,出台件数最多的司法解释。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呵呵

评分

最高人民法院1月31日公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解释(四)共15条,将于2013年2月1日起施行。这是最高法针对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发布的第四个司法解释,也是新世纪以来,最高法针对调整和规范同一社会关系的案件,出台件数最多的司法解释。

评分

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与指导案例4:劳动争议卷

评分

最近读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与指导案例4劳动争议卷,读书的感觉真好 \N\N闲暇之余有人乐于下棋玩麻将有人喜欢打牌酗酒游山逛水余独爱书幼时即受恩师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盘中粟的教诲和熏陶以至于多年来一直对书情有独钟书桌上有之床头上亦有之它简直成了我形影不离的伴侣 \N\N开卷必有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籍是传播知识的载体书海浩瀚无边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知识是开启理想之门的钥匙知识是无价的宝贵财富知识只有靠读书才能获得 \N\N读书的感觉真好读书是一种享受无论躺在床上随意浏览还是在办公室伏案书海畅游无论是在公共汽车上翻阅消遣还是在茶余饭后静坐捧读托腮沉思都会使你进入一种兴趣盎然不克言状的绝妙境界当心情愉快的时候读书它会带给你更加舒畅的惬意当心情消极悲观的时候读书它会唤起你对未来人生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你孤独寂寞时读书它就像佳人乍到给你送来了清新的问候和舒适的抚慰使你心胸顿时豁然开朗感到世界是那么美好人间是那么可爱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与指导案例4劳动争议卷》为了让广大法官律师能够更方便快捷地了解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政策我们组织审判实务部门从事民商事审判的法官们将司法政策按照不同的专题进行收集整理具体设置如下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政策与精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请示与批复个案复函地方人民法院审判政策与精神等除司法政策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与指导案例4劳动争议卷》的另一大特色是收录了指导案例为办案人员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本套丛书中的指导案例汇集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过的指导性案例按照专业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收录力争为统一司法标准提供参考为审理类似案件提供指引在编排上本套丛书罗列了这些案例的裁判主旨法律适用要点并注明了案例出处方便读者进一步研究时查找使用 \N\N读书的感觉真好读书可开阔视野明了天下之大事读书可陶冶情操使人心胸更加开阔读书可醒脑益智提高人的综合能力读书可豪情满怀使人精神更加振奋读书可泣人泪下它能净化人的心灵每读到一本好书就像他乡遇故知久旱遇甘霖一样另人心旷神怡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并能懂得人生的真谛及生活的意义 \N\N读书的感觉真好朋友多读书吧与我同乐\N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N\N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N\N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N\N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N

评分

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未通知工会属违法

评分

明确涉外劳动关系认定标准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为了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缓解矛盾,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根据解释(四),建立了工会组织的用人单位凡是要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都必须将解除理由通知工会,工会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享有知情权。“未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事先通知工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请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起诉前用人单位已经补正有关程序的除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