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問題在戰後中國時局的發展演變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國共美蘇三國四方圍繞東北問題,上演瞭一幕又一幕縱橫捭闔之大戲,而國共兩黨對東北之爭奪,不僅決定瞭東北,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瞭中國之命運。其間反映齣戰後初期東北問題的鮮明特色,即國共美蘇三國四方博弈,外交關係與內政問題相交織,最終又歸結為國共兩黨之爭奪。《海外中國研究文庫·戰後東北接收交涉紀實:以張嘉璈日記為中心》以張嘉墩日記為中心,對此展開深入耙梳,相信會為學界研究此問題提供一精緻的文本。
評分書質量很不錯,完全達到預期。
評分聰明的主人公在沒人察覺的情況下發明瞭電燈。可是專傢學者們“欣賞”瞭他發明的電燈後,鬍亂給他扣上一項罪孽的帽子,想要置他於死地。憤怒無奈的平等7-2521隻能落荒而逃,逃入“原始”森林,等待被野獸吞噬的命運。
評分看完追評,先給快遞滿分
評分支持京東自營正品,讓我的號白啊。。買瞭好多瞭
評分而在這裏,他發現瞭“我”這個詞的存在……
評分是作者關於近代漢口社會研究的第二部著作。書中深入研究瞭19世紀漢口的城市結構、社區狀況、各階層的處境和衝突,以及官方和地方精英對城市的控製等等。與前一部著作《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的考察焦點集中於商業精英不同,本書拓展瞭視野,具體分析瞭城市勞動階級的心態及其行為。為重要的是,本書嘗試解釋社會衝突的結構與進程,以及漢口作為一個自發的、內聚性的社會單元的城市,是如何維持其自身並不斷發展的。
評分《中國的軍閥政治(1916-1928)》是眾多海外中國研究獨樹一幟的政治史力作。其原創性貢獻在於,並未囿於傳統的史學描述範式-把“軍閥政治”視為由擁兵自重的武夫所組成的軍政集團,聚焦於軍閥的逸聞趣事,而是在占有豐富史料的前提下,以“權力均勢係統”和“角色行為規則”為觀照,試圖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和社會心理等多重曆史要素中,勾勒齣全方位政治運作的多元圖景。研究思路獨特,創見迭齣,熔曆史與理論於一爐。讀者既可從中感知軍閥個體的特殊行為慣習,又能從中把握政治生態演變背後的北洋式邏輯,堪稱一部跨學科研究的經典之作。
評分一次從京東買瞭幾十本書,包裝好,內容豐富,支持京東商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