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石、杨奎松、傅国涌、谢泳民等名家推荐必读。
★民国立国档案:一部研究民国史的必读经典,一整套被蒋介石及国民党人奉为治国纲领的神圣文本。
★百年辛亥革命珍贵遗产:全面详实企划大中华民主富强现代化方案的宏伟巨著。
★一份昭告天下的大国崛起方案:火车进藏、三峡水库、利用外资、快速崛起、渐进民主、国强民富……;当年的远见,渐成今日之现实。
《建国方略》孙中山著。主要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部分组成,并特别收录了《建国大纲》《中国国民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总理遗嘱》这三篇民国时期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
《孙文学说》从心理建设角度论述“知难行易”的哲学思想。《实业计划》是一份全面快速进行经济建设的宏伟纲领,提出了发展中国经济的远景规划,其中包括建设铁路十万多公里,建设华北、华中、华南三大世界级港口等项目。第—次把经济建设放到首位,第—次提出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经济战略思想。《民权初步》是《建国方略》的社会建设,是一部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著,叙述了政府的组织、运作和普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应把握的具体民主原则、程序和方法,反映了孙中山倡导的民主政治思想。书的最后,
在《建国方略》里,孙中山先生从思想层面到经济层面,再至政治层面,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系统化的详细设计,被民国政府标榜为立国的第—指导纲领,具有深刻的时代色彩,是一份标志性的重要史料文献,同时也是研究民国史、近现代史的必读经典。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孙中山先生临终遗嘱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他在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因此人们惯称他为孙中山。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发动一系列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1921年,在广州组织军政府,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发起第yi次国共合作。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终年59岁。1940年,当时的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早年接受教会教育,对世界局势具有深刻的认识。他是zui早提倡以暴力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的革命者之一,"起共和而终帝制"。他提出的"三民主义"等政治纲领亦影响深远。晚年推动联俄容共、国共合作政策,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迅速发展,是海峡两岸都备受敬重的革命先行者。
有幸拜读革命先行者的文章
评分建国方略 民国省政府 镇江市!
评分竟然买到一本印刷和装订成册出错的书,太奇葩。56页直接就到了89页,有一页纸完全是坏页。嗨,一声叹息。
评分希望你能越做越好,成长有你有我大家一起来,很好的宝贝。
评分经典作品 要反复阅读 印刷不行,质量一般
评分国父的著作,当时被称为大炮,现在来看可是多么牛的战略构想!
评分学习学习再学习,好东西
评分在物质建设中,孙中山提出了一个包括交通、农业、矿业等在内的庞大的实业计划。并为中国未来的工业发展设想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宏伟大纲:10万英里的铁路和100万英里的公路,疏浚现有运河和开挖新的运河,一个规模庞大的治水和水土保持工程,开辟全新的北方、东方、南方三大商用港口,从这些港口出发的铁路将远抵西藏、新疆、蒙古和满洲。发展新的钢铁冶炼、矿业与企业,在中北部造林以及移民于东三省,屯垦新疆与西藏。孙中山对于铁路的重视可以追溯到他1894年上书李鸿章。这与他早年游学海外,目睹欧美国家工业革命时代的巨大成果密切相关。并且在1912年4月5日,孙中山在上海答记者问时,他这样表示对国有经济发展的设想:“故造筑铁路,使内地与各口岸航线连接,实为入手要图。现中国财力尚能兴办,唯将来推广,须待外国助力……若各项实业,均将以私款兴办,满若干年后即归国有。”孙中山的提出的发展经济的措施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有着一定的意义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孙中山在描绘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宏图之外,还阐述了他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理想,这也有着思想启蒙的意义。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将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他在《实业计划》的中直言“世界有三大问题,即国际战争、商业战争与阶级战争是也。”并且他的中国经济发展也是站在这样的大视角下考虑的“此政策果能实现,则大而世界,小而中国,无不受其利益。余理想中之结果,至少可以打破现在之所谓列强势力范围,可以消灭现在之国际商业战争与资本竞争,最后且可以消除今后最大问日之劳资阶级斗争。”孙中山认为中国的经济利益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是互为一体的,这表明孙中山不仅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而且是一个世界主义者。
评分快递员很负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