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經注疏:尓雅注疏(繁體竪排版)

十三經注疏:尓雅注疏(繁體竪排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郭璞,[宋] 邢昺疏 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54324
版次:1
商品編碼:10478455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0-10-01
頁數:644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爾雅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詞典,具有同義詞典和百科詞典的性質。從漢書藝文誌到四庫全書總目,爾雅一直被列在經部,或依於孝經,或附於論語,或列於小學訓詁之屬,被作為古代教育的文獻和學習的工具。郭璞爾雅序對爾雅解古今之義、五經訓詁的性質作瞭明確的闡述:「天爾雅者,所以通訓詁之指歸,敘詩人之興詠,總絕代之離詞,辯同實而殊號者也。誠九流之津涉,六藝之鈐鍵,學覽者之潭奧,摘翰者之華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識鳥獸草木之名者,莫近於爾雅。」關於爾雅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曆來眾說紛紜,或謂孔子門人所作,或謂周公所作,或謂秦漢學者纂集。
  

內頁插圖

目錄

校點前言
爾雅疏敘
爾雅疏捲第一
爾雅序
爾雅捲上
釋詁第一
爾雅疏捲第二
釋詁下
爾雅疏捲第三
釋言第二
爾雅疏捲第四
釋訓第三
釋親第四
爾雅音釋捲上
爾雅疏捲第五
爾雅捲中
釋宮第五
釋器第六
釋樂第七
爾雅疏捲第六
釋天第八
爾雅疏捲第七
釋地第九
釋丘第十
釋山第十一
釋水第十一下
爾雅釋音捲中
爾雅疏捲第八一
爾雅捲下
釋草第十三
爾雅疏捲第九
釋木第十四
釋蟲第十五
釋魚第十六
爾雅疏捲第十
釋鳥第十七
釋獸第十八
釋畜第十九
爾雅音釋捲下
附錄。
經典釋文爾雅序錄(陸德明)
郡齋讀書誌爾雅三捲提要(晁公武)
直齋書錄解題爾雅三捲解題(陳振孫)
校刊爾雅序(吳元恭)
爾雅注疏校記序(刁戴高)
爾雅正義序(邵晉涵)
爾雅注疏校勘記序(阮元)
爾雅義疏序(宋翔鳳)
思適齋書跋爾雅三捲(宋刻本)提要(顧韆裏)
爾雅漢學證義敘(陶方琦)
經籍訪古誌覆宋大字本爾雅三捲提要(森立之)
影宋蜀大字本爾雅三捲提要(楊守敬)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宋刊本爾雅三捲提要(瞿銹)
藏園群書經眼錄爾雅疏十捲提要(傅增湘)
四庫提要辨證爾雅注疏十一捲提要辨證(餘嘉锡)
著硯樓讀書記校元刊巾箱本爾雅單注提要(潘景鄭)
著硯樓讀書記明景泰本爾雅單注提要(潘景鄭)
爾雅校箋序(周祖謨)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管錐編》輯錄《周易正義》27則、《毛詩正義》60則、《左傳正義》67則、《史記會注考證》58則、《老子王弼注》19則、《列子張湛注》9則、《焦氏易林》31則、《楚辭洪興祖補注》18則、《太平廣記》215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277則,共計781則,近130萬字。書中旁徵博引,引述四韆位著作傢的上萬種著作中的數萬條書證,對《周易》、《毛詩》、《左傳》、《史記》、《太平廣記》、《老子》、《列子》、《焦氏易林》、《楚辭》以及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等古代典籍進行瞭詳盡而縝密的考證和詮釋。其中以《太平廣記》、《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二種耗力最巨,占全書近半篇幅。

評分

不錯的書。爾雅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詞典,具有同義詞典和百科詞典的性質。從漢書藝文誌到四庫全書總目,爾雅一直被列在經部,或依於孝經,或附於論語,或列於小學訓詁之屬,被作為古代教育的文獻和學習的工具。郭璞爾雅序對爾雅解古今之義、五經訓詁的性質作瞭明確的闡述:「天爾雅者,所以通訓詁之指歸,敘詩人之興詠,總絕代之離詞,辯同實而殊號者也。誠九流之津涉,六藝之鈐鍵,學覽者之潭奧,摘翰者之華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識鳥獸草木之名者,莫近於爾雅。」關於爾雅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曆來眾說紛紜,或謂孔子門人所作,或謂周公所作,或謂秦漢學者纂集。

評分

《西京雜記》:郭威,字文偉,茂陵人也,好讀書,以謂爾雅,周公所製。而爾雅有張仲孝友。張仲,宣王時人,非周公之製,明矣。餘嘗以問楊子雲(楊雄字子雲),子雲曰:孔子門徒遊夏之儔所記(儔音酬,輩也。遊,子遊。夏,子夏),以解釋六藝者也。傢君以為外戚傳稱:史佚教其子以爾雅。爾雅,小學也。又《記》言:孔子教魯哀公學爾雅。爾雅之齣,遠矣。舊傳學者,皆雲周公所記也。張仲孝友之類,後人所足耳。

評分

要學訓詁,爾雅是要看的。最近開始想好好重新學習古文,就馬上入手瞭。書看起來不錯,要好好學習瞭。

評分

又翻瞭下,對於《古逸》本覆刻所謂的蜀大字本作者似乎沒有深入瞭解其版本問題,沒有弄清他和監本的關係。其謂《古逸》本捲末有“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臣李鶚書”“經凡一萬八百九言,注凡一萬七韆六百二十八言”為宋刊監本所無,實則故宮藏宋監本脫末兩頁,今為清人鈔補,十分明顯。而《古逸》本的底本是日本的景刻本(就是摹瞭兩道),此景刻本所據底本則不闕,實際兩書同一本子,而《前言》完全看不齣來作者對版本的理解思路。

評分

非常喜歡非常喜歡非常喜歡非常喜歡

評分

2. 上海古籍齣版社的十三經注疏,選擇與中華書局不同的版本,裝幀古樸,雖非精裝,可供收藏。但紙張過厚,翻閱頗有不便。

評分

用紙確實很好,而且重新排版,不昰影印本,正文和注疏的字都夠大~很清晰~好評!唯一缺陷昰感覺太厚瞭而膠太薄,也許容易脫頁,,看的時候得小心些瞭(另希望有生之年能等到這套叢書齣完)

評分

不錯的書。爾雅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詞典,具有同義詞典和百科詞典的性質。從漢書藝文誌到四庫全書總目,爾雅一直被列在經部,或依於孝經,或附於論語,或列於小學訓詁之屬,被作為古代教育的文獻和學習的工具。郭璞爾雅序對爾雅解古今之義、五經訓詁的性質作瞭明確的闡述:「天爾雅者,所以通訓詁之指歸,敘詩人之興詠,總絕代之離詞,辯同實而殊號者也。誠九流之津涉,六藝之鈐鍵,學覽者之潭奧,摘翰者之華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識鳥獸草木之名者,莫近於爾雅。」關於爾雅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曆來眾說紛紜,或謂孔子門人所作,或謂周公所作,或謂秦漢學者纂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