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列舉瞭曆史上比較典型的對道德與幸福持不同見解的兩個學派的觀點:“伊壁鳩魯派說:自覺到自己的準則可以獲得幸福,那就是德行;斯多葛派則說:意識到自己的德行,就是幸福。”[4]兩個學派固然都在尋找道德和幸福的統一性,但前者把幸福歸結為道德,後者則將道德視為幸福,抹煞瞭各自獨立性的一麵。依據康德的先天綜閤判斷,兩者都是片麵的。伊壁鳩魯派從感性經驗的原則齣發,讓意誌的動機服從於欲望,完全是不道德的,更不可能推齣道德。這是一種經驗主義立場的後天綜閤判斷,而斯多葛學派則把德性視為幸福,把主觀上的道德體認當作幸福的實在狀態,是一種理性主義立場的先天分析判斷,兩者都不可能得到正確的認識。
評分實踐理性批判 判斷力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 三大批判 構築瞭康德一生哲學大廈的基礎
評分關係範疇中,協同性對應選言判斷,因為選言判斷各選言肢雖互不相容,但從內涵上看,它在知識內容方麵窮盡瞭一種知識的全部可能性領域,構成瞭一種真正的知識。
評分量的範疇在實際使用中不是按形式而是按關於對象的一切知識中的“概念單一性”來理解單一性的,即“質的單一性”,其外延具有最大普遍性,故對應全稱判斷;全體性由於其質的完整性而對應單稱判斷,個彆事物在質上是最完滿、最豐富的。
評分好東西不錯好東西不錯
評分入之。慢讀。好書。哲學類。
評分啥也不說瞭,書是絕對經典。
評分書不錯,京東買書有保障,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