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知识

儿童用药知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周湘,蓬蕊 著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5-1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60716
版次:1
商品编码:10332057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全书共分为三十一章,分别绍了药物种类、用药原则、临床应用、药物剂量、用法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还介绍了如何读懂医生处方、药品说明书。并将儿童常用药物按儿童疾病系统分类,重点阐述了各类药物的不同特点及合理使用方法。当孩子发热时,你可以在解热镇痛药物章节中选择合适的退热药;如果伴有咳嗽,你可以在镇嗽药中找到适合孩子用的镇嗽药。当孩子患有哮喘,如果你能读懂哮喘这个章节,就可知道哮喘如何治疗,怎样预防。

内容简介

   《儿童用药知识》简要介绍了儿童的生理、病理、用药特点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详细阐述了儿童用药的种类、用类原则、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常见病药物治疗方案等儿童用药知识。其内容丰富实用,科学性强,适合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儿童家长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一、处方药
二、非处方药
三、处方和非处方混合药
四、中草药及中成药
五、如何阅读药品说明书
六、如何阅读医生处方
第二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年龄因素
二、药物因素
三、食物因素
四、医疗因素
五、个体因素
六、心理因素
第三章 儿童临床用药原则
第四章 药物不良反应
第五章 儿童家庭用药知识
第六章 新生儿用药特点及常用药物
第七章 儿童常用抗菌药物
第八章 儿童常用抗病毒药物
第九章 解热镇痛药物
第十章 感冒用药物
第十一章 咳嗽及哮喘用药
第十二章 助消化及止吐药物
第十三章 止泻及导泻药物
第十四章 微生态药物
第十五章 抗消化道溃疡药物
第十六章 钙制剂
第十七章 维生素类药物
第十八章 微量元素
第十九章 糖皮质激素
第二十章 免疫调节药
第二十一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
第二十二章 营养药物
第二十三章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药物
第二十四章 镇静止惊药物
第二十五章 驱虫药物
第二十六章 皮肤外用药物
第二十七章 吸入药物
第二十八章 儿童滴眼药
第二十九章 儿童滴鼻药
第三十章 儿童滴耳药
第三十一章 儿童预防免疫药物

精彩书摘

三、儿童家庭药物保管
1.分门别类 家庭应对自备的药品进行分类,做到心中有数。将大人和小儿的药物分开;内用药和外用药分开;急救药与常规用药分开,特殊药与普通药分开,常用药与少用药分开,并要标志清楚,一旦需要某种药物时,就很容易找到,以免急用时拿错、误服发生危险。
2.药品包装 家庭的药物尽可能放在玻璃瓶内保存,如购入的散装药品,或剩余的药物,最好分别装入棕色瓶内,将盖子拧紧,如使用以前曾装过其他药品的空瓶子存放药品时,应清洗干净,注意更换标签,以免引起混淆而错服药物。
3.标明药名存放药的瓶、袋、盒上的原有标签要保持完整,药名要清楚、正确。没有标签时,一定要把内装药品的名称、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有效期等详细标明。外用药多用红字标签标明,一般都有刺激性,腐蚀性,或毒性较大,故不可内服。
4.注明有效期与失效期药品均有有效使用期和失效期,应随时检查,过了有效期便不能再使用,否则会影响疗效,甚至会带来不良后果。
5.外观辨别药品变质无论药物有无注明有效期,用药前都需要从外观上鉴别药品是否变质,也应该经常清查药箱,药物外观出现变化,应视为变质,应经常淘汰与补充,如针剂有颜色改变,有沉淀分层,出现混浊、絮状物或黑霉点,以及其他固体结晶等;药片由白色变黄、变深,出现花斑、霉点、潮解等;糖衣片表面褪色露底、裂开、发霉等;糖浆出现较多沉淀、发霉;冲剂有发黏、结块、溶化;眼药水有结晶、絮状物;眼药膏及其他药膏有失水、干涸、水油分离、有油败气味。
6.合理贮存药物常因光、热、水分、空气、酸、碱、温度、微生物等外界条件影响而变质失效。放置于避光、干燥、阴凉处,以防变质失效。部分易受温度影响的药品,如生物制剂、免疫预防用药,以及微生态药物等,多应放入冰箱内保存;而酒精、碘酒等制剂,则应密闭保存。中成药更要注意包装和存放,大部分中成药都怕受潮,应放入瓶中保存,热天更容易发霉、生虫。蜜丸不要多存久放,要放在通风、干燥、阴凉处。容易因潮湿而变质的药品,如氯化钙、酵母片、苯巴比妥钠、氯化钠、苯妥英钠片、含碘喉片、维生素B1片、颠茄片、阿司匹林、硫酸亚铁,胃蛋白酶、胰酶片。
7.药品放置 家庭的药箱应置于儿童不能触及的位置,有毒药品应存放严密,加锁保存,以免因儿童误服而造成危险。
8.不宜保留的药物 每一个家庭都会有剩余的药物,多数常用药可以保留到失效期,但也有些药物不宜保留。极容易分解变质的药品不留,如阿司匹林容易分解,分解后会增加对胃肠道的刺激,维生素C也不宜久放。有效期短,且没有长期保留价值的药品不留,如微生态药物、胃蛋白酶合剂等药物为活菌或蛋白类药物,有效期短,需要冰箱冷藏,这些药物也较便宜,不宜多保存。一些药品遇潮容易变质,需要有避光保存的药物,如果无好的包装盒或包装袋包装的药品最好不要保留。不能掌握作用与用途的药品,无法判断药品生产日期、有效期,随便使用,会给服药者身体带来危害,是不宜保留的。
……

前言/序言


儿童用药知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儿童用药知识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儿童用药知识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儿童用药知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很朴实的一本书,值得购买

评分

很好我下次还会来买!!!!书质量很好啊

评分

很好我下次还会来买!!!!书质量很好啊

评分

很好我下次还会来买!!!!书质量很好啊

评分

很好我下次还会来买!!!!书质量很好啊

评分

很好我下次还会来买!!!!书质量很好啊

评分

书籍装帧精美,将司空见惯的文字融入耳目一新的情感和理性化的秩序驾驭,从外表到内文,从天头到地脚,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渗透,从视觉效果到触觉感受……始终追求“秩序之美”的设计理念把握,并能赋予读者一种文字和形色之外的享受和满足,开本大小很合适,充满活力的字体不仅根据书籍的体 裁、风格、特点而定.字体的排列,而且还让读者感受受第一瞬间刺激,而更可以长时间地品味个中意韵。从秩序有臻的理性结构中引伸出更深层更广瀚的知识源,创游一番想像空间,排列也很准确,图像选择有规矩,构成格式、版面排列、准确的图像选择、有规矩的构成格式、到位的色彩配置、个性化的纸张运用,毫厘不差的制作工艺……近似在演出一部静态的戏剧。插图也十分好,书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图形.包括插图和图案.有写实的、有抽象的、还有写意的。具备了科学性、准确性和感人的说明力,使读者能够意会到其中的含义.得到精神感受。封面色设计虽然只是书刊装帧中的一部分但这个书设计彩鲜艳夺目、协调统一,设计出来的画面,显得比较丰富不会给人看一眼就产生没有看头的感觉,只留下不可缺少的书名。 说明文(出版意图、丛书的目录、作者简 介)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者名、书号定价等.有机地融入画面结构中.参与各种排 列组合和分割.产生趣味新颖的形式.让人感 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设计以及纸张很干净都是自己的美术设计,体旋律,铺垫节奏起伏,用知性去设置表达全书内涵的各类要素有人说,读者层次与素质不同.“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影响发行量。那么请看,甘肃的《读者》发行至今,从未设计过这类低俗封面,何以1991年发行150万,1994年上升至390万,雄居全国16开杂志之首;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杨东平的《城市季风》都不是依靠封面的广告诱惑而令“洛阳纸贵”的。尽管它们的装帧设计并不十分前卫和十分理想,但它们在流俗面前的洁身自好是值得倡导的。还有一本被尘封20多年的学术著作《顾准文集》,封而极其朴素,出版不久即在北京脱销。由此可见,封面的广告作用不是左右发行量的唯一因素,内容的精萃才是一本书的最出色的广告!作为一个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读者买书是看内容不是看你的封面!”等等歪曲书装设计功能的压力下挣扎过来的装帧工作者,无论从专业上、理论上、感情上都无意贬低书装设计的作用,而唯有更强烈的呼唤—本好书必须有一个好的装帧设计!要尊重那些好书,善待那些好书,为它们创造出独特的有意味的书的艺术形象是我们的责任。 曲高未必和寡。沉沦污浊争相媚俗的封面今天或许还有市场,明天就会被不断提高审美情趣的人们所厌弃。正像近年来一些园林景区原有的熊猫垃圾桶被那些与环境和谐的树根垃圾箱取代一样。“听音乐的耳朵是音乐创造的”,书籍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在于创造懂得欣赏美的大众,使广大读者时时接触情趣高超、形式优美的文化环境,使图书市场逐步过渡成一个美育的课堂。

评分

很好我下次还会来买!!!!书质量很好啊

评分

很朴实的一本书,值得购买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儿童用药知识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