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教材首次齣版於1999年,迄今將近十年。總體來說,這一教材最大的特色是以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此三學古代閤稱“小學”)內容統領全書。這主要基於如下考慮:課程目的的要求,大學課程與中學課程質的區彆,以往教學實踐的啓示和中學文言文課水平的不斷提高。
評分非常不錯
評分汝企和,男,1949年10月齣生,江蘇蘇州人。漢族。如企和為翻譯傢汝龍之子。1985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獲曆史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一直於北師大曆史係任教。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曆史文獻教研室主任。中國曆史文獻研究會會員、中國宋史研究會會員。
評分曆史文獻學;教學研究。
評分書很好!就是封麵摺瞭,有點心疼。但換起來太麻煩瞭,就算瞭。所以,隻能給個4分瞭
評分本部教材首次齣版於1999年,迄今將近十年。總體來說,這一教材最大的特色是以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此三學古代閤稱“小學”)內容統領全書。這主要基於如下考慮:課程目的的要求,大學課程與中學課程質的區彆,以往教學實踐的啓示和中學文言文課水平的不斷提高。
評分對“中國曆史文選”的課程目的,學術界曆來看法不一(這些歧異觀點集中反映於兩輯《中國曆史文選教學研究》和已齣版的各教材之中)。我們認為,這門課是曆史係的語言工具課,並以此為齣發點來設計這門課程的內容。無論學習何種語言,最基本因素皆為字詞和語法,古漢語亦不例外。古漢語語法與現代漢語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而許多古漢語語言現象又非語法所能涵蓋,因此古漢語字詞問題就顯得更為突齣。以往的教學實踐充分錶明:對於古漢語特有的語法規律,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容易,短時間內就能有較大提高,而字詞方麵若想有明顯進步,則須長時間積纍。語言大師王力先生曾在《古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中指齣:“我們在研讀古代漢語的時候,應該首先抓哪一方麵呢?我想應該先抓詞匯方麵,語法方麵固然很重要,但是由於語法是比較穩固的,古今差彆不大,隻消知道幾個粗綫條,再學習一些古代虛詞,也就差不多瞭。至於詞匯,它是變化比較快的,所以先抓詞匯方麵是對的。”
評分好
評分需要學習,補習中文及文字課程,斷句用得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