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學界期待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九冊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本冊共收入竹書七篇,分別為《成王為城濮之行(甲、乙本)》、《靈王遂申》、《陳公治兵》、《舉治王天下(五篇)》、《邦人不稱》、《史蒥問於夫子》及《卜書》。
评分《卜書》由李零先生釋文考釋,存十簡,其中完簡四枚,計二百五十六字。完簡第三道編繩下的簡尾空白處有標記簡序的數目字,殘簡失去編號,最後一簡有黑方塊,示全篇結束。本篇篇題據內容擬補。簡文內容包括四位古龜卜家之語,為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卜書,對研究早期卜法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评分1997年,上博完成了全部竹简的脱水和去除污色工整。同年夏,上博召开所藏竹简文字内容整理和注释分工的会议,邀请简牍文字专家参加。参与楚竹书整理注释的专家人员分别来自上海、杭州、北京、香港等地,分别为马承源、濮茅左、陈佩芬、张光裕、李零、李朝远和曹锦炎。
评分好书。挺给力的。学术收藏。
评分1994年秋冬之际,又一批相关竹简在香港出现,文字内容与第一次楚竹书有关联,香港的上博之友朱昌言、董慕节等多位香港人士出资收购,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为第二批竹简。这一批竹简的特征和第一批竹简相同,并可相互缀合,共计497枚。[3]
评分《陳公治兵》由陳佩芬先生釋文考釋,共二十簡,其中完簡九枚,共存五百十九字。篇題據文意擬補。全篇記述了楚平王初年陳公受命整飭軍旅之事。文中主要人物陳公未見史籍記載。本篇句末右下角多設句讀符,僅存簡就達二十餘處,在出土簡文中不多見。
评分2000年12月11日下午,由马承源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一书的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在上海博物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古籍出版社领导、编辑,上海博物馆的领导、专家以及上海地区的部分学者。会议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赵昌平主持,共有十六位领导、专家作了发言。
评分这个本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上海博物馆藏的楚简的有关内容。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