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学研究

科技政策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立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95581
版次:1
商品编码:1086003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9
字数:300000

具体描述

目录

第1章 科技政策研究:综述及框架
1.1科技政策研究:综述及反思
1.2科技政策学的一个研究框架
1.3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篇 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
第2章 若干基本概念及其内涵
2.1研究与发展(R&D):定义及维度
2.2科学技术研究分类象限论
2.3创新的概念和类型
第3章 科技政策的多维度考察
3.1科技政策的涵义:科学政策、技术政策、创新政策
3.2科技政策的分类:扩散导向型和使命导向型及其发展
3.3科技政策文化:一个社会建构论的视角
第4章 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
4.1市场失灵论
4.2系统失效论
4.3科学的社会契约论
第5章 研究方法:模型、框架及分类、案例研究
5.1模型方法
5.2分析框架及其与理论、模型的关系
5.3分类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
第6章 创新系统论及创新系统功能论
6.1熊彼特创新理论概述
6.2创新研究的历史演进
6.3创新系统研究:述评及存在的问题
6.4创新系统功能论述评
6.5发展创新系统功能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视角
……

第二篇 历史演进论
第三篇 政策过程论
第四篇 政策工具论
第五篇 创新系统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应用基础研究政策表述《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8次无无使基础研究工作得以稳定地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1992年4次无6次稳定地加强基础研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5年1次17次无切实加强基础性研究 “基础性研究”概念的引入,跟我国学者和科技管理人员对国际上的“三分类”和“基础研究”定义的反思有关。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反思,一种重要的原因是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简称“依靠、面向”)的科技方针(详见12.3节).

评分

科技政策学的经典教材!

评分

科技工作战略布局的“三个层次”概念,基础性研究被纳入其中。第一个层次是直接为20世纪末国民经济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服务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第二个层次是新兴技术和高技术的研究开发;第三个层次是基础性研究。会议指出,“这三个层次,是相互促进、有机联系的整体,缺一不可,应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此,科技工作“三个层次”的提法就确立下来了,成为我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科技政策的基本框架。

评分

在我国科技政策文件中,“基础性研究”概念逐步取代了“基础研究”的概念。这可以从“基础研究”、“基础性研究”概念在重要科技政策中出现的频率看出(表1.3) . 表1.3 “基础研究”、“基础性研究”在重要科技政策中出现的频率

评分

相信京东,相信奶茶。

评分

基础研究基础性研究基础研究和

评分

按照结构看,有五个大的方面,包括,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历史演进论、政策过程论、政策工具论、创新系统论。

评分

对基础性研究在科学管理和科学政策中的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主任胡文瑞教授1997年做了中肯的评价,并建议用国际通行的基础研究概念取而代之,代表了科学界的呼声。他说: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科学政策显然应该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中国又是一个经济增长迅速的大国,它的基础研究贡献应该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并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逐渐作出更大的贡献。在目前情况下,采用更广泛的基础性研究来包含狭义的基础研究可能更便于安排和管理。在操作过程中如何使基础性研究中的基础研究占有适当的份额并能持续增长,这是发展我国科学事业的大问题。总而言之作为国家科学政策来讲,必须使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够协调地发展,同时要重视基础研究在整个科学研究事业中的带头作用……作为我国现阶段的一个分类管理方法,将基础性研究划归一类有其优越性。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采用国际通常的分类方法,将基础研究独立分类会逐渐显示出优越性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