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小乘佛学》为世所公认的世界佛学名著,原书名为《佛教的中心概念和法的意义》,与原著者的另一重要作品《大乘佛学》同为姊妹篇。作者依据印度世亲菩萨的《俱舍论》和世友菩萨的注释本,按西方哲学的理路来转述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对于中国汉地和藏地的佛学思想发展都有着至关重大的影响。说一切有部哲学自身是一完整的佛学体系,在藏地和汉地都极受重视,它是修慧发智,步入佛学奥堂的阶梯。《小乘佛学》对有西学基础而不谙佛学术语的读者,尤为适合。
目录
原书序
第一章 序论
第二章 五蕴——存在的基本元素
第三章 十二处——认识的基本元素
第四章 十八界——意识的基本元素
第五章 物质基本元素
第六章 心理的基本元素
第七章 力
第八章 元素的非实体性
第九章 相依缘起——因果法则
第十章 业
第十一章 构成元素的非永恒性
第十二章 数论瑜伽中的非永恒性
第十三章 元素的不稳定性
第十四章 认识的理论
第十五章 佛陀之前的佛教
第十六章 总结
附录一 世亲论说一切有部的基本原理
附录二 说一切有部的一切诸法总览
所有一切诸法的分类
物质(rupa)、精神(citta-aitta)、力(viprayuktasamskara)及永恒不变性(asamskrta)的单独构成元素
专有名词索引
梵文术语索引
藏文术语索引
精彩书摘
对于佛教的有关遗传和业报观念——所有这些事实归在业异熟(karmavipaka)一类中——的意义,下面的这个经院式的疑问作出了极有意思的说明。声音是凭意志发动的,结果它却不可能是道德的先行条件,即业的产物。它不是异熟所生(vipakaja),因为所有遗传的事实是自动地(nisyanda)产生出来的。但我们知道,大士(mahapurusa亦即菩萨)如佛陀一样有着难以抵抗的美好的嗓音和高贵的雄辩力。这是佛陀的种种祥瑞天赋之一。同其他的高贵品性一样,它也是遗传而来的,应归功于历经多少世的长期的道德修养和进步。因而,佛的超凡音声及辩才必然也是其道德先行条件的结果(vipakaja异熟生)。这个疑难只有依据双重因果性才能解决。发音器官中的原子组合是受到遗传力即道德性原因(vipakaja)的影响的,但他实际所讲的话却是意志所为,不属自动的行动,因此并不能解释成其高贵秉性的直接产物或者其前世成就的后果。①
道德染污的元素(klesa烦恼)始终以一种或眠伏或显露的状态存在于生命(samtana相续)中。
前言/序言
本书原名《佛教的中心概念和法的意义》,其姊妹篇为《佛教的涅槃概念》,临发排付印前分别易名为《小乘佛学》与《大乘佛学》。
《小乘佛学》与《大乘佛学》是俄国著名佛教学者舍尔巴茨基(Th.Stcherbatsky,1866-1942年)的代表作品。与舍氏大部分著作一样,最初即以英文写成。这两部书出版七十余年来一直被西方的佛教学研究者、东方学学者视为不朽名著,代表了以西方比较语言学、比较哲学方法研究东方佛教的成果。舍氏本人也被认为是独辟蹊径的开拓性哲学史家。由于其特殊风格,舍氏同他的门下弟子被称为彼得堡学派。在20世纪20-30年代的西方佛学研究界可谓是独领风骚。
舍尔巴茨基出身于帝俄贵族家庭,从小即受良好的西欧标准的教育,少年时代,他便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
小乘佛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佛教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宗教之一
评分
☆☆☆☆☆
书不退了,不是京东的错。错在这个杯具的时代,还有杯具的哥
评分
☆☆☆☆☆
第四章 十八界——意识的基本元素
评分
☆☆☆☆☆
评分
☆☆☆☆☆
第九章 相依缘起——因果法则
评分
☆☆☆☆☆
“凡一切成功的人类行动都必然以正确的知识为先导,所以我们要研究它①。”这是法称给知识论所划定的范围与目的②。人的目标或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⑧,或者是欲求的、或者是回避的某物。预期的行动④在于达到所欲而避开非所欲。正确的知识⑨是成功的知识,即是说,它跟随有决心或判断@,后者便会引导成功的行动⑦。那使人误入歧途的认识,即欺骗有知者的希望和欲求的认识便是错误的认识⑧。错误与 疑惑①是正确知识的反面。疑惑是双重性质的。它可能是根本无知的怀疑,因为它全然没有决心和判断。这种疑惑便不会引起预期的行动。但它也可能包含了对成功②的企望或对失败③的了解,这60就会象正确的认识一样,引导判断和行动。农夫并不能确信丰收,但他指望有好收成并采取行动④。他妻子并不知道有行乞僧人要来,不知道会不会要施舍给他为别人准备的食品,但她预料他不会来,所以罐子热在火炉上⑨。
评分
☆☆☆☆☆
学习小乘佛学
评分
☆☆☆☆☆
法称的这个知识论定义与现代心理学所认可的定义相差不远。心理学被定义成精神现象学。精神现象的特性就是“对将来的结果的寻求及对所欲达到的目标的手段选择。”印度的这门学科只限于研究精神的认识现象、真理与谬误,限于人类知识范围。内心的情感成份不在研究之列。从认识的现象定义看,总得说认识活动中存在着(虽然它可以是微妙难言的)情绪,或者是欲望或者是厌恶⑦。这一点在佛教的认识理论中自有特别的意义,因为那称作我(ego)的本质被认为是由情感成份构成的。而详细的分析这些情感并估量价值也就构成了佛学另一分支的内容,而不在认识的真理与谬误的讨论中考察。
评分
☆☆☆☆☆
原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