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平,1955年生于江苏扬州,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文学理论研究室主任,国际美学协会秘书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外国美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英文)、《画境探幽》、《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等著作以及近百篇中英文论文;主要译作有约翰·杜威的《艺术即经验》、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门罗·比厄斯利的《西方美学简史》、杰克·斯佩克特的《弗洛伊德的美学》等。
评分从内容上看,这一卷所包含的都是一些短文。文章虽然短小,却堪称精悍。《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的理念》、《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论永久和平》等文,都是康德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备受关注。
评分《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评分评分
作者简介
评分“时间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也不是附属于物的客观规定,时间不过是内部感官的形式,即我们自己的直观活动和我们内部状态的形式。因为时间不可能是外部现象的任何规定,它既不属于形状,又不属于位置等等,相反,它规定着我们内部状态中诸表象的关系。”诸如此类的康德式表述,在许多批判学家眼里都是含糊的,而裴顿却认为:“康德著作中晦涩难度的根源,更多地是由于语言使用的不小心。《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行文就像自由谈话一样,像一个人和自己在内心里的对话,如果我们指望同一个词总是用在恰恰同一的意义上,我们就一定会失望。”说到这里,我好像看到一位自言自语的老人,平静地与自己的内心交谈。
评分很好,研读康德的同学有福了
评分帮同学买的 应该不错吧(同学是研究康德的女博士!)
评分大家的康德读自己学生的著作,一位永远对学问与真理追问和思考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