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29
著者简介
许烺光(1909—1999),人类学家,心理人类学的开创者之一。出生于辽宁,毕业于沪江大学社会系,后作为庚款公费生留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师从马林诺夫斯基。此后回国任教并在云南开展田野调查。1947年起执教于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系,1977—1978年任美国人类学会主席。著有《祖荫下》《驱逐捣蛋者》《美国人与中国人》《氏族、种姓与社团》《家元》等。
译者简介
王燕彬,人类学研究者,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类学史、人类学理论、宗教人类学。已出版译著费孝通《茧》(合译)。
案例版《乡土中国》
中国家庭研究的经典之作
透过乡土间的日常叙事看见中国的文化与人格
编辑推荐
社区研究传世经典,学术影响力经久不衰
书中的民族志材料来源于1941—1943年的云南大理喜洲小镇,从西镇社区的调查开始,结束于“一个更加广阔的中国”,《祖荫下》采用了当时社区研究的经典思路 :从一个社区理解整个中国。其时,以燕京学派为主的大量实地调查都是在这个脉络中进行的。《祖荫下》是“魁阁”社会学工作站酝酿下产生的一部力作,使大理喜洲成为此后地域文化研究的热门田野点。它与《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等数部同期作品,在国内外均享有盛名,被视为早期中国人类学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部描写生动、笔触细腻的民族志,可读性高
通过参与观察等人类学方法,探入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罅隙,勾勒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图景。全书行文朴实晓畅,包含许多翔实细致的个案分析。除特定领域的研究需要外,亦适合作为人文社科通识读本,感受作者治学之谨严、扎实,了解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真实样貌并与今日社会生活相对照。
名人推荐
许烺光在《祖荫下》这本书里,用来自民族志的资料论说了中国人生活中祭祀祖先仪式中香火延续的观念及它代表的亲属制度的历史性。
——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我在执笔《中国家族法论》(1950)时,就是从五里云雾中想出父子一体的,知道了正好同时在许氏脑海里也运思着同样的话语,禁不住感到有了强大的同盟军。
——[日]滋贺秀三,中国法律史学家
内容简介
家庭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理解中国社会,解决中国问题,离不开对“家”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许烺光基于云南西镇的深入田野调查,在《祖荫下》一书中勾画出一个社区中的中国传统家制与伦理。本书以家族兴衰之现象透视中国历史之规律,挖掘中国社会体系中文化与人格的复杂关系,阐发父子一体与大家族理想的相互构成。其中,整体的社会文化和个体的社会行动均以“祖荫”为核心。祖荫下的观念与生活形塑了诸多人格类型,奠定了社会基本结构,贯彻于整个中国的过去与现在。
祖荫下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祖荫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就像是物理学家或者数学家,他们总是力求在自然规律中找到最简单的公式比如牛顿三定律。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他们试图在复杂的人类中找到共通的属性,而人性远比自然规则来的更难以捉摸。 每一个时期、每一个种族、每一个个体…都是那么不一样,但他们总能在千头万绪中抽...
评分##《祖荫下:传统中国的亲属关系、人格和社会流动》这是一部年近八旬的老书,初版是英文,之前有过繁体中文版,现在终于有了简中版。作者许烺光以他抗战时期在云南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传统中国家庭的制度、伦理和社会影响,定格一地的传统生活并带你读懂未远的中国。
评分 评分##做了点微小贡献,希望别乱删,这书本来就没啥敏感的,再删了学术性还剩几何
评分 评分##很多年前在kindle看过台版,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现在后浪寄了简体版,就又翻了一遍。觉得喜洲的味道太淡了。要不是我事先知道来自喜洲,也几乎猜不到西镇就是洱海边的这个镇子。过去的人类学要从地方提炼出能以小见大的东西,最好能看到整个中国,现在最好是反过来,要让地方性显露出来,看不到喜洲反而是失败。看起来还是现在的人类学好一点。
评分##在西镇文化中,竞争和权威同等重要。权威伴随着不平等,适用于两代之间、男女之间、年龄悬殊者之间、身份有别者(富豪高官比之穷人、平民或低阶官吏)之间。显然权威不适用于同辈分且同性别亲属关系(如兄弟关系)或其他某些关系(如同一社区内无官衔的普通居民)之间。在这些群体中,平等普遍存在。如果两人的关系是权威—服从模式,便无竞争。但在平等关系中,则允许且必然存在竞争。家庭组织规定无论长幼,所有儿子均可平等获得祖先遗产,所有儿子都有机会成为独立家庭的家主,其中每一个都可能凭借个人成就成为父母和祖先最喜爱的儿子。这种参与竞争的内驱力往往会得到额外鼓励,它促使人们努力争取更多的财富、更大的家宅、风水更好的墓地、更气派的宗祠、更铺张的仪式,以及许多能增益生者与亡者的财富声望的其他举措。竞争还是家族积弱的肇因。
评分 评分##讀這本76年前寫成的滇西北傳統社會的民族志,腦海裡面卻處處都是那個隴東社會的具體情景。幾乎書中的每一段經典論述,我都能一一對應身邊的人物和事件,信仰、宗族、祭祀祖先、父子代系、分家、男女關係,概莫能外。費孝通許烺光那一代親歷的江村西村,似乎與我所熟知的西北社區想去不遠,儘管它們各自的地域風貌和族群信仰大異其趣,但從儒家倫理和鄉土中國的無數理念和實踐角度看,簡直就是如出一轍。對比分別地處開放前哨和邊境口岸的蘇滇兩省,甘省之偏僻封閉,相差百年有餘 本书开宗明义,在序言中抛出作者的研究问题,即: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族的兴衰更替现象,乃至与之相似的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兴衰更替现象的原因。作者采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个性结构理论”来解释,试图通过对西南边陲一个小镇的田野研究,将家族兴衰、朝代更替与中国家庭、亲属、宗...
祖荫下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