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5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Siegfried Kracauer
1885—1966
20世纪重要思想家、作家,1920年代德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1933年移民美国,入职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哥伦比亚大学。承袭齐美尔、马克斯·韦伯的思想,并与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融会贯通。著作覆盖哲学、社会学、电影理论、文学和文化批评等领域,同时从事小说创作,包括《电影的本性》《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大众装饰》《白领》《侦探小说》《雇员们》等,在现代性理论、城市研究、视觉文化等方面有开创性影响。
20世纪德国最具原创性、批判性的思想家、作家——
克拉考尔的“天鹅之歌”,毕生思索人类命运凝集成的历史哲学
以拨云见日的笔触、启示录式的精神,召唤历史学家的“前厅”思维和智慧
~~~~~~~~~~~~~~~~~~~~~~~~~~~~~~~~~~~~~~~~~~~~~~~~~~~~~~~~~
《历史:终结之前的最终事》是克拉考尔晚年关于历史研究的著作,主要思考过去与现在的联系,比如“自己的未来是有关过去的未来”,另一方面也在思索历史本身(或者说历史现实)与历史学(历史叙事/阐释)之间的关系。为此,他分析了由古至今的历史理论,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探讨历史相比于自然科学的地位,第三章是对历史“当前趣味理论”进行批判。第四章重点强调历史事件的具体性,并讨论历史学家在何种程度克服其主观方法。第五章讨论一般历史与特殊历史之间的疑难。第六章探讨时序时间与赋形(shaped)时间的疑难。第七章处理历史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后一章讨论历史与哲学的关联,强调历史学的居间特性,哲学关心终极事物,历史学家忙碌于终极事物之前的那些事。作者更多地将历史视为“现实领域”,关注历史学家作品的艺术与科学特征,给读者提供了对于“历史”的不同见解。
历史:终结之前的最终事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历史:终结之前的最终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写完历史哲学,感恩感恩
评分##很惊喜,一名电影理论家能对历史哲学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几乎各种相关著作都提到了。作者的立场偏向于布克哈特与赫伊津哈,反历史主义和普遍史,主张“共存”,强调历史的非同质性而很多看法与后来的叙事主义亦有共通之处(作者66年逝世之前就注意到了怀特的《历史的重负》),非均质和多重时间的提法与科泽勒克也有类似,“前厅”思维有点接近于安克斯密特的“崇高经验”。将历史学与摄影、电影理论进行类比在今天都很有启发性。没有写完实在是可惜,这样的理论家可以发掘一下。
评分 评分##莫里斯·曼德尔鲍姆提请注意一个“相当奇怪的事实”——“有些人曾经关心史学方法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却很少探讨‘特殊历史’(比如哲学史,或艺术史,或技术史,或法律史)的研究方法与所谓的史学实践典型案例之间有什么关系。”当我们把历史粗略视为知识分支时,这些典型案例是最容易记起的一种陈述;我们自然而然想到的便是人物史或时代史。总之,这种叙事方式自成一类,据曼德尔鲍姆的定义。被称为“一般历史”或“通史”(“普通”一词最初用于政治历史,后者在鼎盛时期受到特别的重视)。无论今天是否取得了极大发展,一般历史都是现代史学的主要类别。一般历史的主要特征之一就在于普遍性:其覆盖领域广,本质上不同于特殊历史。特殊历史学家关注同一领域内发生的历史现象——而且是相对同质化的现象——而通史学家则关心几乎所有事件。方法论差异
评分 评分历史:终结之前的最终事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