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孔孟之鄉,學於清華北大,行於廟堂江湖,醉於經史子集。
建安,作為漢獻帝的第五個年號,一共被使用瞭二十五年。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建安年代的中間點,也是漢末三國的轉摺點。
這一年,曹操在黃河邊確立瞭對北方的統治,這一年;曹操因長江邊的一場失敗而失去瞭南方,赤壁的那把火成瞭他心中永遠的痛。
這一年之前,中國曆史主要錶現為東西對抗,這一年之後,則變成瞭南北較量;這一年之前,中國是四百年的治世太平,這一年之後,則是四百年的亂世紛紜;這一年之前,曹操一統在望,這一年之後,曹、劉、孫割據一方,三國鼎分的局麵隱然成形。
為什麼會這樣?除此之外還發生瞭什麼?
本書以鄴城、江夏、襄陽、許都、關中、長阪、柴桑、赤壁、江陵、閤肥、建業、益州這十二個地點為時空節點,俯視三國時代中的這個轉摺之年,凝視曹操、劉備、孫權、馬騰、劉錶、劉璋等各方勢力在這轉摺之年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重新審視曆史之流的波瀾壯闊與百轉韆迴。
##有點囉嗦瞭
評分##傢裏的那本《三國演義》,是我在大學畢業季校園跳蚤市場上從一位擺攤的學長手裏買到的二手書。因為那位學長賣書時的錶現,讓我至今記憶猶新。記得當時他給這本書定價五元,書已經不算新瞭,背脊有的部分還破掉些許。當我在攤位上翻揀後,決定下買這本《三國演義》嚮這位學長詢...
評分 評分 評分##講述東漢末年的書非常多,《建安十三年》取瞭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點來講。這一年的大事,當屬名垂青史的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以少勝多,使得曹操有生之年再無力南下,鼎足而立的格式最終確立。作者也確實圍繞赤壁之戰這個熱點來寫,但起筆之處,卻落在瞭遙遠的北方——這一年初,鄴城西北方嚮的玄武池。看似並不起眼的“操練水軍”,竟然成為漢末局勢走嚮的風嚮標,十二個地點引發的故事也就此娓娓道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