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敬吾(1899—1990)
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民俗学理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日本民间故事的重要搜集整理者之一。1924年毕业于东洋大学,毕业后曾师从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从事民间故事、民俗学的研究, 为日本民俗学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亦对新时期中国的民俗学事业有过积极影响。曾任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授、日本东洋大学教授,出版《日本传说名汇》《日本传说集成》《日本昔话》《民俗学方法论》等著作。
听,这很久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故事——
也不知真的发生过还是没发生过,
即便没有,
必当真有过来听呀——
“讲了一百万次的故事”日本卷。“讲了100万次的故事”系列,是乐府文化故事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套丛书中,我们收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深厚生命力的民间传说、神话和童 话故事,它们都是来自往昔的声音,呈现出故事的原初面貌,更呈现出不同民族和整个人类童年的模样。这些故事与大自然和想象力密不可分,让我们看到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精神世界,也看到了人性和文化的发展脉络。这些故事像人类的DNA密码一样,在讲述中传递讯息。它们或熟悉,或陌生,阅读这套丛书,就像在世界各个地域深度旅行一样,领略着不同的精神传统。
本书为精装上下册套装,其底本是日本民俗学家关敬吾编《日本の昔ばなし》三卷本,由美空翻译,小满绘图。结集在这里的民间故事,如《桃 太郎》《浦岛太郎》《摘瘤子的 老爷子》《一寸法师》《割了舌头的麻雀》等都是从古至今在日本流传、为村中老翁老妪们代代传讲的传统民间故事,也就是笔录的口承故事,故事类型多样,想象丰富,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极佳读物。
古老的昔话随着岁月流转被口口相传地保留了下来,其中相当一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改变,作为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的弟子,关敬吾在搜集整理这些故事的时候,也在探究这些改变,其中涉及了日本古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心理、观念信仰等,跟着民俗学家探究这些改变的发生,也是阅读本书的一大趣味
##以后讲给别人听 我小时候爸爸妈妈不会讲故事,我每次央求妈妈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我妈她总是讲同一个故事,想必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了吧。“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评分##一天,王爷决定召集动物们举办一次宴会,动物们开心极了,都等着那一天的到来。可是,猫把宴会日期给忘了,它问老鼠,老鼠故意往后说了一天。到了宴会那天,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出了门,牛慢吞吞走在最前面,它的后面是老虎,老鼠大叫着:“迟到了可不得了!”一下子跳到了牛背上,刚到门口,老鼠跳进去最先到了王爷跟前。御殿里,秩序井然地一溜儿排着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它们被招待吃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高高兴兴回了家。第二天,猫开开心心精神抖擞地去了王爷门前,可是太安静了!它觉得奇怪向门房一打听,门房笑得腰都直不起来,说:“宴会是昨天呀!”从那以后,猫就恨死了老鼠,与老鼠成了仇敌。直到现在,只要猫一看见老鼠就想抓住它吃掉它。也因为猫没有参加宴会的缘故,十二生肖中也就没有它。(静冈县清水附近)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尤注意日本民间故事所受中国之影响,如柳田国男辑“日本昔话”的笑话部分与中国明代笑话集相似度之高,疑心师承关系,而关敬吾之“日本昔话”,其中牛郎织女故事来源不必说,与蒲松龄“画皮”故事元素的类似值得分析,另留意中国“板桥三娘子”故事进入日本民间故事,惟变“三娘子”之麦子为稻子(日本食稻为主),变驴子为马。板桥三娘子故事,在英国安吉拉卡特辑精怪故事集里亦有,乃直接采录翻译,而在日本民间故事却是完全本土化,用核心元素,大加改写。原故事出现于唐代,宋代又入《太平广记》,何时流入日本,怎样变异,若能考证出来,是很有趣的。
评分##关敬吾,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民俗学理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日本民间故事的重要搜集整理者之一。1924年毕业于东洋大学,毕业后曾师从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从事民间故事、民俗学的研究, 为日本民俗学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亦对新时期中国的民俗学事业有过积极影响。 这套《...
评分##日本文学中,常常有种异于西方小说的虚构技术,还有河合隼雄写的日本传说和民族性的关系,比如山姥和东亚女性形象,我们对民间故事的了解有待提高,这书是个有趣的故事集,深究起来,也可以做个研习源头的资料。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