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1915—2005)
美国当代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并称为美国戏剧三大家,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著有《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都是我的儿子》《桥头眺望》《堕落之后》《代价》《美国时钟》等多部戏剧。他的作品针砭时弊、直言不讳。米勒一生获奖无数,包括1949年普利策奖、两次纽约戏剧评论奖、奥利弗最佳戏剧奖等。
“你想要真正的生活,而这代价不菲。”
★“美国戏剧的良心”阿瑟•米勒堪比《推销员之死》的晚期力作
★ 四项艾美奖得主,两项托尼奖提名
★ 现代版“该隐”与“亚伯”之争
《代价》是阿瑟•米勒于1967年创作的一部两幕剧。它是一场家庭博弈,从对旧家具的定价分配穿透到人为自己的人生抉择付出的代价。大萧条之后,维克托·弗朗茨为供养被股市暴跌击溃的父亲,中断大学学业成为警察,两人带着过去优渥生活的残余蜗居在叔伯房子的阁楼上。30多年过去,旧房将被拆除,维克托回来出售他父母的遗产,他的妻子埃丝特、哥哥沃尔特和精明的家具商人所罗门各有自己的打算。兄弟二人揭穿彼此不愿承认的尘封往事,最终,维克托必须去面对自己的牺牲。
自1968年宽街首演起,《代价》数度复排,获得两项托尼奖提名;改编电视剧获得四项艾美奖提名并将其二收入囊中。
我以前也这么傻 总是幻想着 不管有多少误解怨恨 只要开诚布公地进行谈话 我们就能相互理解 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不断悔恨 为什么当时没有说出我的感受 我总怪自己不够勇敢 我不停幻想 如果我说了 可能他们会停止争吵 可能他们能重新相爱 可是 在无底的伤害、矛盾面前 在人类毫不掩...
评分##“你不能这样说来就来,手一挥,把过去的二十八年一笔勾销。人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非常好。目前看过的六本阿瑟·米勒的戏剧里最好的一本,极具戏剧张力,人物和故事都很好。当沃尔特说出:“你想要真正的生活,而这代价不菲。” 的时候,我差点就被他说服了。当剧情揭开过去,才发现,我要是维克托,我也不能原谅沃尔特。 但如果我是沃尔特呢?
评分 评分##哇阿瑟米勒太合我胃口了,常常感觉他在监视我的家人们,他的好几个本子几乎完美的还原了家庭矛盾的核心,这个故事就像我爸和我叔叔的故事,为什么生活活成现在这样,为什么生在同一个家庭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别,我们会怪罪父母的年龄疾病、怪罪兄弟姐妹的拖累、怪罪时运不济,但我们活成什么样很多时候就是我们一厢情愿,是因为我们的性格我们的选择,或许我们不能怪罪任何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的立场下幼完全是不一样的故事(人类交流的不可能性),常常听爸爸、奶奶和叔叔对过去一件事的回忆,完全是天壤之别,很难相信他们曾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在说这同样的一件事,这就是家人之间矛盾的悲剧性所在
评分 评分##像极了《长夜漫漫路迢迢》,一家人积郁了数十载的创伤和隐疾,在一夕之间爆发开。剧作家都是理想主义者,渴望用一场谈话抚慰人生最深的伤痛;抑或,他们都是现实主义者,数小时就毁灭一个家庭,将所有的绝望、怨恨暴露在日光下,把家丑肆意外扬。既然痛苦无法被抚慰,那就让最暴烈的风雨涤荡一切丑恶。/米勒的六部戏剧,每一本背后都笼罩着male Chauvinism的鬼魂。每个男人都誓死捍卫身为家长的权威,浑然不觉为此付出的代价。在萨勒姆,数百条无辜人命死于authority的绞索;在推销员的家中,渴望自由的儿子被痴迷金钱的父亲逼出家门;在码头边上,父权制家长被刺死于自己的刀下;在摆满家具的屋子里,两兄弟为了“尊严”十六年互不联系。每个家庭都被同样的魅影缠绕,每个男人的愤怒最后都只有一句话:你怎么敢忤逆、违抗我?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