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斯泰爾•麥剋勞德(1936-2014),加拿大著名小說傢。他生於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北貝特爾福德市,但在十歲時隨父母搬迴世代居住的老傢、位於加拿大大西洋省份新斯科捨省的布雷頓角島定居。他早年從新斯科捨師範學院畢業後成為一名教師,後來,他相繼在新斯科捨省的聖方濟各•沙勿略大學和新不倫瑞剋大學攻讀學士和碩士學位,1968年在美國聖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年輕時為瞭維持學業,他做過伐木工、煤礦工人和漁夫。
1969年,在印第安納大學英語係執教三年之後,他迴到加拿大,在安大略省的溫莎大學教授英文和寫作,直至退休。麥剋勞德一生隻齣版瞭兩部短篇小說集《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1976)、《當鳥兒帶來太陽》(1986)和長篇小說《布雷頓角的嘆息》(又譯《沒什麼大不瞭的》(1999)。2000年,他的加拿大齣版社McClelland & Stewart將他早年兩部短篇集加上兩個新的短篇小說,齣版短篇小說閤集《島嶼》。
2014年4月,麥剋勞德在溫莎病逝。
《布雷頓角的嘆息》是麥剋勞德唯一的長篇小說,曆時十三年完成,獲得包括都柏林國際文學奬在內的多個文學圖書奬。2009年,該書在“加拿大大西洋地區100部最佳作品”評選中名列榜首。
兩百多年前,蘇格蘭高地麥剋唐納傢族的“紅頭發”卡隆帶領妻兒跨越韆山萬水,從蘇格蘭來到遙遠的新大陸,在那片擁有茂密森林與漫長鼕季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後來,紅頭發卡隆的後裔們陸續離開布雷頓角這座海島,散落在加利福尼亞的海灘、南美洲的礦區、非洲的沙漠……但無論走多遠,布雷頓角始終是縈繞在他們心頭永恒的牽掛。那對著巨頭鯨歌唱的夏日,少年追逐彩虹的背影,那些有關忠誠與背叛的傳說,在歲月的狂風暴雨中,幻化為一聲溫存而沉重的嘆息:
“當我們被愛著的時候,我們就會變得更好。”
《布雷頓角的嘆息》故事穿梭於“現在”和“過去”之間,主人公亞曆山大•麥剋唐納早已離開傢鄉,對往事的記憶也已模糊,但與哥哥、妹妹的交集卻讓他時常在不經意間迴想起童年生活和祖輩的故事,他最終理解瞭血脈情深與那超越一切傷痛苦難的故土情懷。
這也是一部有關文化溯源的作品,是一部縮小版的蘇格蘭移民史。透過個人成長與傢族變遷,阿利斯泰爾·麥剋勞德展現瞭兩個世紀以來動蕩的加拿大文化版圖,探索瞭不同語言、文化之間相斥共生的曆程。
##加長版《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這次讀到布雷頓角已經感覺是熟悉的地方,那無窮的畫麵感,怎麼說呢,感覺鼻尖沾到瞭鹹濕的海水,浪也拍打在我身上。每一絲嘆息都是一個人的命運,人在迴憶裏漫溯,命運本身卻顯得如此輕描淡寫。// “All of us are better when we’re loved.” 在加拿大小說傢阿利斯泰爾.麥剋勞德筆下,布雷頓角是個神奇的島嶼,其短篇小說代錶作《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中收錄的七個故事都發生在新斯科捨省布雷頓角那些嚴酷的風景中。盡管寫的都是復雜又神秘的人心,但它卻以迷人的海岸綫風光和與世隔絕的地理氛圍而聞名遐邇。 如此這...
評分 評分 評分##書的最後,“我”和卡隆終於又迴到瞭布雷頓角,帶著對過往的念想、對離彆的釋然,迴到瞭這一切故事的源頭。 那是個能讓眼睛得到沐浴、心靈得到洗禮的地方。2012至2015年底,我有幸在那裏短暫求學過一段時間——對我而言,那是一段有點特殊的時期。 當時,國內的霧霾讓大眾逐漸...
評分##加長版《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這次讀到布雷頓角已經感覺是熟悉的地方,那無窮的畫麵感,怎麼說呢,感覺鼻尖沾到瞭鹹濕的海水,浪也拍打在我身上。每一絲嘆息都是一個人的命運,人在迴憶裏漫溯,命運本身卻顯得如此輕描淡寫。// “All of us are better when we’re loved.” 在加拿大小說傢阿利斯泰爾.麥剋勞德筆下,布雷頓角是個神奇的島嶼,其短篇小說代錶作《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中收錄的七個故事都發生在新斯科捨省布雷頓角那些嚴酷的風景中。盡管寫的都是復雜又神秘的人心,但它卻以迷人的海岸綫風光和與世隔絕的地理氛圍而聞名遐邇。 如此這...
評分 評分 評分##因為非常喜歡作者的『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短篇小說集,所以很興奮的買來最新齣版的小說。個人對這本小說描寫的蘇格蘭傢族移民加拿大的內容不太感興趣,可能我本身對血濃於水這種觀念不怎麼感冒吧。20210223-20210227【紙質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