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5
全汉昇(1912~2001),广东顺德人。历史学家,教育家,著名中国经济史研究专家。
1912年11月19日生于广东顺德,1915年举家迁居佛山镇。
1931年~193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师从陶希圣、傅斯年等名学者,并将中国经济史研究确立为自己的终生志业。
1935年进入中研院史语所为助理员,1941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43年成为副研究员。期间研究兴趣集中唐、宋时期,兼及魏晋南北朝及元代。
1944年出版《唐宋帝国与运河》,该书根据史实,剖析了连结经济重心南方及军事政治重心北方的大运河,其或畅或碍与唐、宋国运盛衰的关系,至今仍被学界誉为“千古不刊之作”。
1944年10月获派赴美,先后于哈佛、哥伦比亚及芝加哥三所著名学府进修。1947年回南京,除史语所本职外,到中央大学经济系讲授中国经济史及西洋经济史。
1949年1月随史语所迁台,累迁为终身职研究员。
1965年11月至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历史系任教;1975年任新亚书院院长,1983年起任新亚研究所所长。
1995年9月离港返台,定居新竹;2001年11月29日因病辞世。
全汉昇先生治学60余年,有专著9部、论文115篇、书评10篇、杂著5部。其学术见解及成就,深受学界同道推崇。哈佛大学已故杨联升教授曾题诗赞誉全汉昇:“妙年唐宋追中古,壮岁明清迈等伦。经济史坛推祭酒,雄才硕学两超群。”
本书是一部探研大运河与唐宋帝国兴衰之关系的经济史著作,首次发表于1944年,是当时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的“丛刊”之一,其学术成就为学术界所公认,被誉为“千古不刊之作”。
作品综合分析了《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全唐文》《册府元龟》等大量历史典籍中关于大运河的史料,将自隋以来运河之畅通与否与帝国国运兴衰的因果关系作了有条不紊的分析,得出结论:运河通,则国运兴;运河塞,则国运衰。这一学术成果对于我们了解隋唐至明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建都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高屋建瓴的作用;对自东晋以来中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到南方这一历史进程的描述,以及京杭大运河在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有莫大贡献。
唐宋帝国与运河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唐宋帝国与运河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40年代的著作,以运河作为沟通国家主要经济区的媒介作用,也与全国经济中心由关种-华北黄淮转移到江淮(中唐及之后)继而转移到江南(宋以后)相一致,主要经济区秩序崩溃直接威胁自身。 这书早就听过了,尤其全汉昇这更是权威人物呀,研究经济史不得不提到他。这版出的也很是时候,现在大运河文化和运河文化保护也很热,不错,我是学隋唐史的,我们老师也推荐了去看看全汉昇的唐宋帝国与运河,说他对隋唐经济的研究很有特点。所以果断下手,书的内容就不用说了,...
评分 评分##唐宋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时期,与第一次大一统时期不同,这一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但军事政治重心因为国防和地理的关系,仍旧留在北方。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维系帝国的运转,成为了摆在统治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于是,通过修建运河,军事政治重心的北方与经济南方得以相互连系起来。当运河畅通无阻能够充分发挥沟通南北的作用时,帝国便随着构成分子凝结的坚固而势力雄厚,国运兴隆。反之,如果运河因受到阻碍而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那么帝国便随着构成分子离心力的加强而势力薄弱,国运衰微。运河的开凿还使得唐宋帝国的经济地理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运河沿线城市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了较大提升。由于北方的政治重心日益仰仗从南方转运的物资,唐末至宋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也逐渐从长安转移到了漕运更为便利的开封,这与运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京杭大运河是联系北方军政重心与南方经济重心的关键纽带,唐宋两朝之兴衰与之休戚相关。然而,经济重心之南移,南宋方才定型;五代十国之纷争,未因运河而熄。据说梁方仲先生有系统反驳,日后有空认真拜读。?
评分##兴亡运河定,盛衰运河凭。一本十几万字的小书,引用了大量史料原文来阐述观点。 唐宋帝国的兴亡与运河的畅通与否息息相关,本书也侧面说明了唐朝的轰然倒塌并不是仅因为藩镇,而更大的原因是黄巢起义军对江淮财赋的破坏及运河不通导致。
评分唐宋帝国与运河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