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03
本书写的是“西方到来”之前的中国。18世纪的中国不是“不变”,而是存在着生机勃勃的“变革”,是对于潜在发展成为强大的、近代的中国有重要意义的改革时期。“耗羡归公”是财政制度这一改革主要领域的顶点,它不仅解决了前朝遗存的种种问题,而且是对当时各种财政危机的有效的合理化解决方案。各省实施改革,因地制宜,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成效显著,有益于国计吏治民生。然而“耗羡归公”并不能一劳改永逸地解决清朝财政存在的所有问题,改革从一开始就受到抵制,加上集权国家的财政要求,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传统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制约,后来的“耗羡归公”政策辉煌不再。
这是一部“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作品,是利用档案细致探讨中国历史的代表作。
州县官的银两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州县官的银两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以奏章与黄册为基础的最好的火耗归公研究。不同于通说,作者认为世宗的火耗归公改革主要目的不在于治理贪腐,整肃官吏和为中央政府增加收入,而是为省级财政建立正式经费体系。作者在研究中特别强调了康雍朝奏折制度的建立对于宪帝掌控全盘改革的重要性。 火耗归公的失败,虽然没有明说,但其实就是个绕不开的结构性问题。造就了乾隆朝前中期高度繁荣的财政制度,马上就会在嘉道朝的停滞与连年萧条中迅速恶化,最终在咸同间前所未有的巨大支出面前瓦解。甚至于促成叻19-20世纪赛里斯广大乡村的持续性凋敝。 这次改革本质就是帝制晚期贯彻儒家仁政到极致的小政府,在明清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所做出的必然选择。所谓的“内生近代化”因子,就这样被在全国性贸易网络中流动的白银所催发。
评分 评分 评分##以为是政治经济学,结果是一本历史流水账
评分 评分老四说,治天下莫大于用人和理财,没有大数据,啥都白搭,何况还有个要学习虚伪爷爷的混账儿子……拿不到基层的大数据,越集权,死的越快。
评分 评分##【第一次点评:在《州县官的银两》第三章“火耗归公”,曾小萍论及满清官员的加派已极其普遍和严重(达到正赋40-50%),康熙表面上拒绝将加派合法化,拒绝年羹尧建议合法化一些加派的请求。康熙的逻辑是,腐败是官员个人的操守问题,制度上无法杜绝,加派也是官员的个人行为,...
评分州县官的银两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