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5
安托瓦纳·贝尔曼(1942—1991),法国翻译理论家、德国哲学与拉美文学翻译家、当代西方翻译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翻译思想深受施莱尔马赫、本雅明等人的影响,强调尊重并接纳他者的“异”。
·三联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第6种
· 一本国内学界呼唤已久的翻译学研究经典。
· 对德国浪漫派时期拉丁语、希腊语典籍德译工作的考古式梳理,讲述现代德语形成的来龙去脉。
本书是一次对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文化领袖歌德、施莱格尔、荷尔德林等七人翻译活动的“考古式”梳理: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式建立在录得翻译拉丁文及希腊文《圣经》的基础上,经由浪漫派作家及其共同时代的赫尔德、洪堡等人对拉丁文、法文经典的译介而逐渐成型。德意志文学中最委大的作家们是这场翻译运动的主将,他们最优秀的作品也伴随着这场运动诞生。
作者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翻译别国作品对于一个民族的自身文化建构何其重要。外文典籍的译介非但没有成为压制现代德语原创作品的绊脚石,相反,恰恰是翻译过程本身极大丰富了现代德语的表达法和民族气质。歌德在此时提出著名的“世界文学”概念,正是看中了作为译入语的“他者”对母语创造力的“构建”和“重塑”。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复杂化的今天,重现这个人类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现象或许有着特别的意义。
异域的考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异域的考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贝尔曼出色的梳理让翻译实践在德国浪漫语境下成为了绚烂的辩证法。在浪漫派对于译介学片段般的反思中,仍然可以看到贯穿德国思想界的观念论、民族主义、世界文学等重要的关键词。虽然我们都无法成为荷尔德林一般分裂而又多才的译者,但我们却可以成为其忠实的学徒--在本源语言中寻找潜藏的异质及其打开的无限可能性。
评分 评分##贝尔曼的翻译伦理,就是克服社会阻力(读者,出版社,翻译评论家),利用译者自身libido所导致的翻译冲动对母语进行改造,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文字翻译(traduction de la lettre)。这种左派语言观和法兰克福学派一脉相承,也与诸多德籍犹太学者(弗洛伊德,本雅明,马尔库塞)的宗教理想不谋而合。
评分##翻译是世界头号翻译大国——德国的文学构建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中介(中国现代文学类似),浪漫派的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以及印度文学译介(一说诺瓦利斯的“蓝花”即是《沙恭达罗》中的“蓝莲花”)都可圈可点,尤其是莱辛、歌德、赫尔德和浪漫派继往开来的莎士比亚翻译接受造就了此人在全世界的经典化(是的,莎翁的经典化是德国人推动的!)。翻译扣一星,虽然法语出身的译者言称曾就德语术语请教过相关专家(P353),但似乎收效甚微。Wissenschaftslehre译成“科学界的准则”(P121,费希特的“知识学”),gebildet译成“学成”(P49,“生成、形成”),Vorbildlichkeit译成“优良性”(P53,“典范性”),Fragment译成“段”(P93,“断片”)...
评分 评分##翻译别国作品对于一个民族的自身文化建构何其重要。
评分 评分异域的考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