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

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仁渊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9-12 精装 9787550629301

具体描述

李仁渊,美国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系博士、台湾大学历史系硕士(1999.9-2002.10)、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1995.9-1999.7),现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助理。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史、中国文化史。代表著作除本书外,有论文《阅读史的课题与观点:实践、过程、效应》,还译有《哈佛中国国史06•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

《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为台湾地区学者李仁渊所著, 原为作者硕士毕业论文, 后由台北稻乡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本书考察了19世纪中叶以来,西洋的各种传播形式对晚清中国有何影响,这些影响产生什么效果,以及在晚清社会政治与思想的变迁中新式传媒发挥了什么功用等问题。题材的选择上,以文字传播,特别是报刊与印刷出版业为论述中心。

作者试图探究晚清传播媒体与思想、政治、社会之间互动的问题,旨在把传播媒体当作一种社会机制,主要针对于士人阶层与代表专制王权的政治体制,讨论其间社会关系的变化,欲初步地勾勒出其大致趋势。该书是学界较早关注晚清报刊发展及其与政府、士人之间关系的一部专著,举凡研究框架、方法及论点等,具有多方面的启发意义,其研究成果早已引起大陆学者的注意。

本书的出版被收入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孙江教授主编的“学衡现代知识研究丛书”,丛书致力于从“全球本土化”——全球视野、本土实践——角度推动近代知识变迁的研究,目前已出版沈国威《严复与科学》、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王汎森先生的弟子——李仁渊博士在其硕士论文基础上完成的一部论著,其分析深度与史料梳理运用能力,相较很多博士论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本关于晚清媒体传播史研究的佳作,至少有三大优点——一是注重分析媒体的新形式新技术新内容,对于晚清政治与社会文化的影响;二是以知识分子群体的转型与裂变为线索,考察晚清媒体勃兴背景下,社会文化生态的新特点与新面向;三是将政治文化史、社会文化史与传播社会史的视角与方法交相融汇,体现出作者上佳的阅读积累、君子不器的学术格局与多元化的开阔学术视野。如此佳作,必须大力推荐。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作为硕士论文,考虑到写作时间,还是非常不错的。 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台北:稻乡出版社,2005年初版。 感兴趣的主题: 19世纪中叶以来,西洋的各种传播形式对晚清中国有何影响?这些影响产生什么的效果?是否改变了既有的专制秩序?在晚清社会、政治与思想的变迁中发挥什么...  

评分

##望尘莫及的硕士论文,与理论(多次引用哈贝马斯、安德森)对话的同时始终紧扣历史实际的命题,与寻常理解的媒介反映论不同,李仁渊反复在思考为何媒介技术引入中国却未在社会结构与思想文化上有相对的回应,印刷资本主义并未在中国近代有着风行草偃的强力作用。媒介在书中不是起因,不是主导力量,而是在社会阶层变动之际起到了加速制造事件之效。

评分

页96 “个人总集”应是“个人别集”;页104 “主要文章对争对政治思想等核心问题”应为“针对”;页129 "由浙籍的汪康年司管理营运",多了一个字;页192 “以西学为础的取才方式”少了个“基”;页206 “出版日重而其足附输入文明之美名者几希”应为“日众”;页225脚注3 《忘山卢日记》应为《忘山庐日记》,对这则史料的分析亦嫌牵强。

评分

##硕论写出博论的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