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0
邱永志,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中国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发展绵延八个多世纪,每个阶段皆引起诸多探讨,尤以明清为最。明代货币白银化,引发了货币制度、形态、体系的转型,不仅撼动并终结了国家铸币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其后五个世纪的流通基础,同时也改变了财政运作方式,塑造了另类的国家与市场间的关系。它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牵涉领域广,介入财政与社会程度深。其与铜钱形成的“不稳定之稳定”关系,目前揭示得并不明晰。本书采取综合性的货币史框架,分析了明代货币白银化形成的历史基础、体制促因、展开过程和格局奠定等问题,力图从长时段角度揭示钞、钱、银的变位与“白银时代”曲折落地的问题。
“白银时代”的落地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白银时代”的落地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本书将明代白银问题置于自金元时期到明晚期以来政治经济变迁的脉络中进行考察,采用上下两层互动的视野,理清了明代货币白银化的来龙去脉。金元时期纸钞日益盛行和铜钱流通日渐衰微的背后是白银作为价值基准地位的稳固,成为明代货币白银化的重要历史前提。明初所建立的以法令统摄市场、从属于实物劳役型财政体制的洪武货币秩序与社会经济现实严重脱节,造成了明中叶之后信用制度的丧失及货币制度的混乱。由此引发了流通领域的转变,白银的使用日益广泛,并呈现双轨流通现象。政府在赋役财政方面不断以扩大折银的方式来解决实物征收和劳役所带来的巨大负担,同时也通过折银获得了更多收入。在民间市场上,白银逐步取代钞、钱等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呈现出银进钱退的局面。贡赋体制改革用银的推广与基层社会广泛用银的趋势不断增强,最终白银取得支配性地位
评分 评分 评分##本书是对白银在中国货币化的历史梳理,但所谓“颠覆白银神话”体现在何处?明代面临铜矿枯竭,钱法滞后,海外输入的白银成为主角就是水到渠成的现象,反倒是政府迟迟没有正确应对这种转变。
评分##从国家层面和市场层面两条路径研讨以白银为核心的货币结构的形成运转和变迁以及这个过程中国内市场和日益复杂的国家与社会间的关系。作者考察了“白银时代”在明中后期形成的历史基础(金元时代的钞法)以及建立在实物劳役型财政基础上的“洪武货币体系”的政治经济背景成因及其对制度性确实对此后货币制度的影响。贡赋体制对银的吸纳以及基层用银趋势合流最终形成了银钱分立地域领域又互相联结的并行流通格局。
评分##有些虎头蛇尾,没有想象中的好。也有一些纰漏。作者引用的谭纶奏疏引用有误,不在《明经世文编》里头,而在《谭襄敏公奏疏》里头。 第二,作者对于余清良《明代钞关制度研究(1429—1644)——以浒墅关和北新关为中心》的阅读似乎不仔细,那篇论文绪论中详细列举了各家对明代商税的定义。但到邱永志这儿,又搞混了,正文前后略有矛盾。 作者有自己的见地,是值得参考的著作。 原文载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摘要 《“白银时代”的落地》是近年中国货币史和经济史领域的上乘之作。该著聚焦明代白银与货币问题,超越了传统货币史研究领域,将研究对象嵌入经济社会构造的变迁中加以观察,拓展了货币史的空间,推进了赋役和财政制...
评分 评分##和作者是同龄人,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自己。作者是林文勋教授的硕士,仲伟民教授的第一个博士。
评分##要讲白银的成功,就不能把它当做宝钞失败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而应该分析中间铜钱的失败,且明代铜钱使用、铸造的分散与混乱,又可以反映出晚明经济繁荣背后的局限性。白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挤占了铜钱的生态位而走向前台的。有些学者将其视为市场对政府的胜利,不能说错,只不过也要认识到这种胜利是带有畸形的。而且市场与政府也不应该截然二分,官员们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而推动皂隶折银,恐怕不能说完全是政府行为;神宗的敛财,更不是作者所理解的什么政府的努力,而应该将其视为市场那些利用白银通缩进行投机套利的权贵豪右中特殊的一员。
“白银时代”的落地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