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峻(1909~1992),原名杨德崇,湖南省长沙市人,著名语言学家。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任教。由中华书局推出的《春秋左传注》、《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是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这些经典译注,自推出以来已历数十年,成为几代读书人阅读经典的首选。
《春秋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事翔实,文辞优美,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的必读典籍。杨伯峻先生广泛收集有关文献考古资料,充分汲取古今学者研究成果,对全书作了深入浅出、博洽简明的注释。该书出版数十年来,一直以繁体竖排本行世,广受好评,被誉为最好的注本。此次推出的是该书的简体横排本。
##注释太好。只读了一千多页。感觉好多含糊没有真正理解。以及春秋左传里的人物和地名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起的人名地名都是像日常用语的,完全看不出来是名字如果不看注释。真的我感觉有四五百个吧。每次读都感觉自己对文本关系一知半解。也有收获,知道了左传里面,各国使者往来,常用的交际语言就是诗经里的内容,不学诗,无以言。然后就是多分析描写战前的准备和人物关系的作用,会用占卜来分析吉利与否,会用德和义来判断战争结果,用信和勇来分析战争取胜或失败的原因。可以看得出,春秋左传里面,上至君主,下至诸侯百姓,人们都是觉得礼乐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是维护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也因此理解了有学者说,孔子倡导的恢复礼乐文化,其实质并非是封建制度多么好去维护它。而是他想回到那个周王朝时期的百姓安定富足,去就有序的政治状态。先这些。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两百余年的历史,真正落到纸上的不过几行,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印象最深刻的是还是太子申生这个人物,是儒家文化的悲剧典型。这个版本横版便于阅读,但印刷错误颇多,强迫症不能忍
评分##不知这样说会否稍嫌武断,但如果不算《春秋》——它更近于经或可不入史书之列,我想说,《左传》可能是中国有史书传统以来最克制、最冷静、最近乎天地不仁的自然式书写了,跟二百年后另一个坐标式的历史书写者司马迁不一样,后者更像一个怀揣着某种隐秘激情的布道者,以历史为...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