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伊·萨杰,真实名字是居伊·穆米诺斯,是出生在法国阿尔萨斯地区的德法混血后裔(阿尔萨斯在一战后被法国占领),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德国人。盖伊于1942年17岁时应征入伍,担任苏德前线上的一名年轻的运输兵,1943年他转入了东部前线德国陆军*精锐的部队——大德意志师,并参加了与苏军的几乎所有重要会战,其中包括斯大林格勒(现称伏尔加格勒)会战、明斯克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第聂伯河会战一直到德国国内的防御战役等。
本书是一名普通德国士兵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讲述作者在1942年至1945年德国与苏联惨烈战争中的真实个人经历,语言朴实生动,因而深具震撼力。他参加了德国与苏联的几乎所有重要战役,以及德国本土的防御战,他的回忆侧重描述这些战役的细节和士兵在残酷战场上的心理感受,深刻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纽约时报》评价说:“读完此书的任何人都永远不会忘记它。”许多读者认为是“*震撼人心的战争回忆录”。本书一直被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陆军与参谋学院列为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阅读图书。
##又是一本德国人视角的二战纪实小说。自之前跟着雷马克去了西线,这次又跟着萨杰往东线奔去。 . 用每天20页的龟速花了近一个月读完,不是不好看,是读的过程太沉重以致不得不停下休息。 . 在这一个月中,一路随作者行军撤退,经历了一场场惨烈的战争,也在颠沛流离中认识了形形色色的士兵们。那些士兵,无论立场是哪一方,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个有名字的不同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曾有过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有爱的人和思念的家乡;当他们为保卫自己的祖国战死时,也会有人为他垂泪感伤。 . 但我们往往会在战争的宏大叙事中将普通士兵们的脸模糊化,认为这些人只是群演,是蝼蚁,是背景板,不值一提。我们忽视了他们和我们一样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一事实。 . 他们只是一群被遗忘的士兵。
评分 评分 评分##书里的战争真是可怖,但战争又是无法通过文字或者影像被理解的,这是亲历者的特权。空洞的战争描述无法激发出后人的反战意识及和平愿景。甚至更糟的是,那些欢呼战争的人们,不再是又蠢又坏,他们把战争当做必要之恶。在这种敌我斗争的价值观里,人道主义和多元主义的普世观触碰到了它的局限,说理已然无用。近来的新闻已然很清楚的证明人并没有被文明变好。一战打垮了欧洲人的乐观主义,我们这代人被科技及和平喂养大的乐观主义,恐怕也无法长久。在同归于尽的核威慑下,国家间的暴力甚至不以战争形式出现,而是国际新闻里那些频繁到让我们厌倦的动乱冲突。 战争,或者叫你动乱,你离我们有多近了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