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弗里德里希•莱克(Friedrich Reck,1884-1945),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马祖里(Masuria),他的父亲是一位保守派政治家、家境富裕、有土地。最初,他根据父亲的意愿去当兵,但随后离开了军队去学习医学。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被裁定不再适合从军,不过他此时已经是一位戏剧评论家和游记作家。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他成为了慕尼黑社交圈的名人,这要归功于他的几部出名的历史小说和大众娱乐作品,比如《高悬在蒙特卡罗上空的炸弹》这部畅销的喜剧短篇小说,后来还被拍成电影,并且有名角出演。1944年10月,他被捕了,但这仅是第一次;同年的12月,盖世太保又把他拘留起来;1945年1月,他来到了达豪集中营。不久之后,他死在这所集中营里。
本书原本是来自第三帝国内部的一份反纳粹的文件,最初由斯图加特的一家不知名的小出版社于1947年在德国出版发行的。不久之后,这家出版社便停止了商业运作。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到了1964年,有一家报社,刊登了一系列名为“被遗忘的书籍”的文章,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1966年出版了纸皮书,还出现了几种不同语言版本。该书的英语版本在1970年出版。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日记;作者没有按时间次序写事件,而是包括了作者的思想、反省、故事、回忆。记录开始于1936年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死亡,终止于莱克死前一个月。
##绝望 这本是德国一位写不严肃作品的作家在纳粹统治时期记录的一部分日记。作者在1945年二月即将看到黎明时在达豪集中营染病死去了。 书在开头,就写到斯宾格勒死了!斯宾格勒是写有《西方的没落》的德国哲学家。 书中提到很多欧洲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于我来说有些陌生,不好读。作...
评分##从纳粹崛起到覆灭时期,来自德国内部的一位保守知识分子的所见所思,包含了许多有关纳粹德国日常生活的珍贵细节,以及对不同时期公众心理变化和不同阶层观点的记录,是一份极有研究价值的历史文件,也是一份体现黑暗时代知识分子良心的珍贵记录。
评分 评分 评分##谁能想到一个写滑稽故事出名的畅销作家,背地里对纳粹却有着如此强烈的怒火?作者是退伍老兵,有着自己的农庄,接受过高等教育,是典型的保守派,他对德国工业化、纳粹执政都抱有极深的愤懑。他居住在南部巴伐利亚,与纳粹狂热的慕尼黑与柏林保持着距离,也因此可以相对冷静地旁观这些城市中如火如荼的疯狂变化。而作者也提到,自己认识的人中还不乏同类。在纳粹势力走向末日时,他们越发恐慌与残忍,在黎明到来前的黑暗中试图以屠杀抑制反抗的潮流,作者也不幸获罪,死于达豪集中营,没能见到胜利的曙光。他留下的这本日记,未必如后世学者那般宏观,未必如宣传的革命者那般“无私”,他证明了在黑暗时代里人们也可以选择坚持理性,坚持思考,保留激愤的自由。
评分##所以 我们继续过着羞耻的、不光彩的、充满谎言的生活。我们这些软弱的资产阶级的抗议,除了能重复说着有关这个政体的老笑话之外,在剩下的时间里只能用来吞食政治宣传的果实。
评分##作者也是半个神经病文人
评分##等到这个疯狂国度毁灭之后,对比当年的绝望者,看看“太阳底下无新事”是怎么被重新演绎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