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乐松,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男,1978年8月生,江西德兴市人。2006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为六朝及隋唐道教史、两汉思想史与早期道教、宗教经典诠释学。
学术研究主张以“宗教(信仰)的方式看待宗教”的基本立场,运用文献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与信仰语境,阐释道教经典的文本历史及特点,由此尝试建构关于“中国文化史中的道教”的学术阐述。主要著作有《即神即心——陶弘景与茅山真人之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程乐松开设道教及宗教学理论的基础与研究课程。近年开设的课程有《道教史》、《道教与民间宗教》、《道教研究》、《海外汉学中的道教》、《宗教学原理》等。
对道教的学术研究兴起于晚近的一百五十年,在这百余年的传统中,道教的文化形象逐渐被固化为迷信、愚民实践、缺乏宗教传统的神圣性及缺乏原创性等,这些刻板的印象严重低估了道教的文化价值。本书从观念史的视角入手,聚焦于神秘主义、身体、不死这三个核心概念,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及生活世界出发,诠释了道教在中国人的日常及信仰生活中的角色及其背后的理路。这种“同情理解”的研究视野有助于弥合历史与信仰之间的巨大鸿沟。
##通篇云山雾罩。
评分##读了蛮长时间的一本书,综合而言评分大概四星半。本书重推演而轻例证,部分引证间跳跃颇大,对于理论概念等有着较为清晰的辨析,私以为以道教史、外丹、中国信仰体系等几章最为出彩。同时,本书对于海外汉学中的道教研究可以起到很好的推介作用。但可能因为自己学力的问题,本书文风对于我而言略微有些恼火,一些相对容易阐释的概念反而有复杂化、抽象化的嫌疑。总而言之,还是非常有益的一本书,甚至可以将其列入道教研究的必读书目之一。
评分 评分 评分##上课,读了一遍,大长句子太难读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