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国内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是中国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凡一百三十篇。不仅记述了各阶层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和重要历史事件,而且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的重要论述。
序 常常有人对我说,中国人的大弊端是缺乏信仰——一是没有个具形的神;一是没有一部《圣经》。我想,这未免有些过于自谦了。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世界各个民族,无论其文化发育早晚,都有着自己相对独特的文明特征。换言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都有属于本民族、由来于民...
评分##这个版本对初次看的人很好。其一有文白对照,有注音和注解。其二对《史记》有恰到好处的补充,略提几句,不多不少。
评分##伯夷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一篇,也是十分特别的一篇。它有别于其后的大部分列传,也有别于其前的大部分本纪、世家。因为其他的篇目,大部分是以叙事为主,议论为辅。而本篇列传,虽名义上是说伯夷、叔齐的故事,但明显叙事过于简短,而议论却多得过头。那么,司马迁在这...
评分 评分##太史公做史不是为了单纯的记录发生过的事情,而是为了“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一家之言纵横几千年从人事的角度来探索亘古不变的天道和圣人之治。 这样来看竟然和老子之道一脉相承,实在让人赞叹不已。 大夫芮良夫谏厉王曰:“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 看来老子之道也不是凭空思考得来的,而是从上古书籍和历史中提炼总结出来的。 “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 “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