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作家,编剧,摄影师,文化项目策划者。
1984年,开始发表文字,以小说《棋王》著名。其他陆续有剧本、杂文、评论等;1985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驻校作家;1992年,获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驻市作家;1995年,香港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2000年,台北驻市作家;2014年6月,出版《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获选中国书业年度图书。
2005年,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评委;2006年,为《刘小东新作:多米诺》制做图片记录和纪录片;2008年5月,获邀为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大师课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此次出版的是阿城先生亲自编订的最新版本。
新版《常识与通识》与旧版大为不同,新版增添了谈话集这一部分,字数较以往增添了一倍之多。
整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收获》专栏文章集结集,第二部分为对谈文章集结,同样在《收获》杂志上刊登过。第一部分即旧版《常识与通识》的全部内容,第二部分为此次新版增加的文章。整本书的内容主旨为普及诸多科学与人文常识,笔法生动,引人入胜。
##文化也有它的蛋白酶吧。 想读阿城的人,自然会读到他的文字,自然能感受到他说话的魅力。
评分 评分##读书读到自己喜欢的作者,是种幸运。如果这作者还活着,是又一重幸运。如果这作者非但还活着,并且持续不断的出版新作,那就是幸运的幸运的幸运了。 再进一步,如果他非但活着,还一直在写,并且都写得好,那简直可以说是幸福了。 做个幸福的人,好难。 比方说,我喜欢的这...
评分 评分 评分##阿城最初为本书取名《煞风景》,意为从现实源头瓦解根除“梦境”,正如大多文章所做的,都追本溯源到大脑皮层的化学反应或混沌世初的文化表征,对当下人与人之间相同或不同的外在表现保持一种批判态度,从而打破继承下来的俗成浪漫;《攻击与人性》中大幅引用劳伦兹原文,用西化结论套用于世界,以不同于寻常的全局观视角重审历史,甚是精彩。但后记中也提到了一点,意识形态是无法攻破的,那么从常识角度如何理解意识形态,如果仅是“说对说错都没那么要紧”的话,那就完全是自说自话了——那么说得抽象点,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往返中为我们规划行程、束缚行为的“潜意识”,它可以不立足过去,可以完全凌驾于想象的经验之上,而常识的介入就是像是给了我们一根拐杖,或者指南针,至于它到底有没有用、有什么用,就全靠个人了。(当然了这其实是个死循环)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