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用彤(1893-1964),字锡予,湖北黃梅人,生於甘肅通渭。中國近代著名的國學大師。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1917年畢業於清華學堂。1918年赴美國留學,1922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研究院,獲碩士學位。迴國後,曆任東南大學、南開大學、中央大學教授,1936年至1948年,任北京大學(包括抗戰期間的西南聯閤大學)教授、哲學係主任及文學院院長。1947年,被原中央研究院選為院士、評議員,並兼任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北平辦事處主任。1949年1月後。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1952年至1964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主要著作有:《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論稿》、《印度哲學史略》、《魏晉玄學講義》、《湯用彤學術論文集》、《餖飣劄記》等。另有校訂《高僧傳》,編有《漢文印度哲學史資料匯編》等。
湯用彤創建的中國佛教史研究體係,使印度哲學和中國佛教史研究進入新時期。他的相關研究凸顯瞭佛教史在曆史學科中的價值和地位,也為中國哲學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開闢齣新途徑。他通過研究佛教中國化進程,總結齣文化移植發展的普遍規律,不但為中國史學研究增添瞭瑰寶,而且豐富瞭世界曆史研究和宗教學的寶庫。他創立的研究範式對世界範圍的佛教史界影響深廣。凡是欲對中國佛教進行研究的學者,都不得不去研讀他的著述。可以說,湯著是中國佛教研究史上不可超越的一座裏程碑。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深入係統的分析瞭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印度佛教傳入的曆史,根據大量史料、經過認真翔實的考證,總結齣佛教思想傳入中國的思想演變。該書特彆注意闡述外來印度佛教文化與本土文化在中國從依附於中土文化,而由於文化之不同而發生矛盾和融閤,逐漸為中國文化所吸收,以至於成為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的曆史過程。
##本土佛教淵源得以初識,大開眼界,其中經書,伽藍,名士大都聞所未聞,無論至今還有多少人能讀,這麼一部大作,就毫無疑問立在那,待人翻閱
評分 評分 評分##拿到手一看,封麵印有季羨林三個小字,心中開始有點不快,讀季羨林先生寫的總序(寫於1996年),大意是歐洲文明衰落,得編一套東方文化的書給西方人看,這就是“送去主義”,文句完全以政治為綱,因為西方人的環境汙染,攜帶HIV,總是就是太不象話瞭,得讓東方文化去拯救他們。...
評分##五星 ——漢代佛教—— 一、佛教入華 按照時間順序從伯益(大費)捋到東漢永平年。雖文言多於白,典籍翔實,言簡意賅,求證與批判並立,辯證唯物主義者,趣味盎然。 《伯益知有佛》:海內經所述“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偎人愛人。“朝鮮、天毒同...
評分 評分##①漢明求法,見之於牟子《理惑論》②劉歆進《山海經》,初隻十八篇,其《海內經》及《大荒經》皆進在外,世人早疑其僞。③後世佛徒常據《列子》裏太宰嚭問孔子語西方有聖者而謂孔子亦知有佛。卻不知《列子》一書,乃魏晉時人所僞造,孔子所稱西方之聖者,以至周穆王時之西極化人,亦或指西齣關之老子。④《拾遺記》,其所記燕昭王事,不悉是晉代原文,抑梁時改竄。⑤支讖對大乘佛教的傳播功不可沒。
評分##很久沒這樣耐著性子細細密密地讀一本書瞭;然而仍是囫圇吞棗,日後定當再讀一遍。講述佛教思想在魏晉之世依玄理清談而日盛,釋、道辨析的幾章非常精彩;高僧名士的行狀風采更是躍然紙上。 以第一章為例: 第3頁 最後一段當作宋體排印。本書作仿宋字,與上段引文混淆。 第4頁 『《續高僧傳·魏曇談最傳》』,『談』字當作『謨』。 第5頁 『曇無』,『無』當作『謨』。 第5頁 『肖綺』,『肖』當作『蕭』。 第6頁 『以通戎人』,『通』當作『逐』。 第7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