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語言學傢、東方文化研究專傢、散文傢,被稱為“學界泰鬥”。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係,翌年作為交換研究生赴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歸國,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係主任,開拓中國東方學學術園地。曾任北大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
叢書簡介:本套叢書是季羨林唯一親定自選集,是作者晚年在醫院療養期間親自編選的作品集。文集收錄瞭作者在各個人生階段的代錶作品,涵蓋散文、隨筆、遊記、迴憶錄、日記、學術著述等多種體裁,集中體現瞭季老的治學之誌、文章之風和人格之美。
內容簡介:《牛棚雜憶》是季羨林對文革時期經曆的一本迴憶錄,他以幽默甚至是調侃的筆調講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這一本小書是用血換來的,是和淚寫成的。作者希望本書帶去的不是仇恨和報復,而是一麵鏡子,從中可以照見惡和善,醜和美,照見絕望和希望。
##當你覺得生活過不下去,應該要讀讀這本書。清華當瞭20年係主任,被人拿自行車鏈條抽,往臉上吐口水不敢擦,昔日的學生現在對你拳腳相嚮,這種情況下季老還要自嘲“士可殺又可辱”。荒唐的十年,日月無光。
評分##床鋪上點名喊“到”的段落,讓人心酸。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寫在前麵,一條我很喜歡的書摘:“現在人們有時候罵人為‘畜生’,我覺得這是對畜生的汙衊。畜生吃人,因為它餓。它不會說謊,不會耍刁,決不會先講上一大篇必須吃人的道理,旁徵博引,洋洋灑灑,然後纔張嘴吃人。而人則不然。我這裏所謂‘非人’,決不是指畜生,隻稱他為‘非...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