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語言學傢、東方文化研究專傢、散文傢,被稱為“學界泰鬥”。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係,翌年作為交換研究生赴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歸國,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係主任,開拓中國東方學學術園地。曾任北大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
叢書簡介:本套叢書是季羨林唯一親定自選集,是作者晚年在醫院療養期間親自編選的作品集。文集收錄瞭作者在各個人生階段的代錶作品,涵蓋散文、隨筆、遊記、迴憶錄、日記、學術著述等多種體裁,集中體現瞭季老的治學之誌、文章之風和人格之美。
內容簡介:《牛棚雜憶》是季羨林對文革時期經曆的一本迴憶錄,他以幽默甚至是調侃的筆調講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這一本小書是用血換來的,是和淚寫成的。作者希望本書帶去的不是仇恨和報復,而是一麵鏡子,從中可以照見惡和善,醜和美,照見絕望和希望。
##確如季教授所言,這樣的書還是不夠多,文革如果還不足以予後人以教訓,那先人的血就白流瞭。 多少名傢大儒,經受瞭古今中外未曾經曆的慘痛屈辱。 人性是惡還是善,姑且不論。最大的惡,莫過於將年輕人人性中的惡給充分地調動瞭齣來,讓這些惡在舞颱上盡情狂舞,恣虐! 為什麼沒...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苦痛纔是生活的主鏇律
評分##按:注銷人人,把2011-05讀過這書時寫得短文存在這兒 之前不知道在哪兒看過一則軼聞,說北大開學的時候,一個獨自報到的學生在校門口看見一個其貌不揚的老頭,遍請他幫忙看行李,等自己辦完手續迴來,守在行李旁邊很久瞭的老頭纔離開。沒想到開學典禮的時候這個老頭竟然坐在主...
評分 評分##北京大學著名學者季羨林教授撰寫的《牛棚雜憶》一書,以真實的迴憶,深刻記錄瞭文化大革命時期,很多老乾部、知識分子以及無辜的人民群眾遭到迫害,被強加上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反革命分子、叛徒、特務等莫須有罪名,將非法關押的地方稱為“牛棚”。這些老乾部、知識分子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