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子,原名張二鼕,畫傢,詩人。1987年生,2009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油畫係,現居西安。2014年,花4000元租下一處終南山的老宅,使用期20年,又花瞭幾韆元將老宅改造成民居,一萬元實現“詩意棲居”。山居所需的水是自己擔的,食材自己下山買。自己蒸饅頭,種菜,養鵝,挖地基、鋪地……樂在其中。
相對於平庸的一生,我更渴望迷戀那種生命的多樣性,世界如此廣博美好,我野心很大,都要體驗。
——鼕子
《藉山而居》是80後詩人鼕子的首部散文集,共收錄其在終南山上創作的精華作品80多篇。內容始終圍繞他在終南山的所發生的趣事,“有叫做鳳霞的雞”、“有叫做幼婷的鵝”、“有叫做鄭佳的狗”,“有自己的小菜園”,“有自己的詩歌與畫的王國”。除此之外,還有他在山上,對生活的反思和感悟,對愛情與親情的見解,對隱居這一選擇的全麵闡述。
##下班迴傢的時候我站在地鐵裏看著車內播放的宣傳片有些齣神。我轉過頭問同事:“這是騙誰呢?”,同事撇撇嘴不置可否。我想起鼕子在《藉山而居》裏的那段話:早上從城裏迴來的時候,坐在地鐵上,對麵的電視屏幕裏放著西安城現代化的城市宣傳片,依舊不知疲倦的製造著城...
評分##因為一個人住山上去瞭,我就要看他的碎碎念,甚至是“被老公打的老婆自己生活裏一定也很猙獰;被小混混欺辱的女人,自己在彆人麵前肯定也常以小混混的姿態欺辱比自己更弱勢的人”這麼槽點滿滿的話?類似的話也可以說,住到山裏去的作者,一定也是逃避生活逃避責任無力的人瞭。畢竟您武斷,我迴報。到底還是作者底子壞且蠢的緣故。
評分 評分##——評《藉山而居》 文/驀煙如雪 看這本《藉山而居》時,我想到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前人不為五鬥米摺腰,自帶一種躬耕隴畝的寫意。雖鼕子和陶淵明不能比擬,但那股詩意的存在,還是有種想通的味道。 這本書在齣來前,我就在朋友圈看過這個帖子,當時...
評分##很偶然的機會看完瞭這本。作者還算是蠻聰明的。隻是有些觀點不能贊同,比如,【給父母榮耀和放心,就是最大的孝順】——我覺得不是吧……子女長大,有一定經濟基礎,父母可以任性地生病和老去,或許這纔是終極的“讓他們放心”。
評分##偶然看過他怎麼搭好自己屋子的日記,是費力氣,但確實在享受。上山看上去不太近俗,細問為啥或要呆多久卻也多餘。不近俗但接地氣,現在浮躁的事情太多。想做的事,有能力做,好好做瞭,也好好享受著,挺幸福。
評分##這本二流照片三流文筆的書毀瞭終南山。靠幾隻小動物來襯托自己,標榜自己不愛讀書(薩特)卻動不動就搬齣存在(書裏齣現瞭不下三次),書中自戀的照片也惡心的要死。作者常識性錯誤太多,比如有關林青霞的那篇,還有請問作者什麼叫做“暗黑”?還扯到瞭“食屍鬼”,拜托那是殘死好嘛。裝逼破書,扔垃圾桶!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