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Ludwig von Mises,1881—1973
奧地利經濟學傢、哲學傢、古典自由主義者,撰寫瞭大量的作品,被視為“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領導人之一。在納粹占領歐洲的情勢下,他於1940年移居美國,並在1949年齣版瞭經濟學巨著《人的行為》。他的理論深刻影響瞭20世紀中期興起的美國自由至上主義運動。
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的遭遇比起來,很多自詡“熱愛自由之人”的經曆微不足道。米塞斯流離失所,目睹國傢杯納粹占領,自己的書被焚毀,論文被竊,最後被趕齣待瞭六年的避難所。
1940年,米塞斯移居美國。在旅途中,他開始撰寫這本迴憶錄。此書不僅深入記述瞭米塞斯前三分之二的人生經 曆,也成為熱愛自由之人在專製暴政時期的道德和精神指引。他用奧地利官員經濟顧問的視角描述瞭自己的時代。他反對國傢主義和通貨膨脹,試圖阻攔歐洲的乾預政策。他論及教學和研討會、腐敗的政客和中央銀行傢,直至遍布學術界和公共領域的集權霸道。在奧地利即將追隨德國陷入通脹深淵之際,他力挽狂瀾,拯救國傢於水火。
憤怒是此書的靈感之源。米塞斯是執著於真理的偉大思想傢,他從未放棄在觀念領域戰鬥。對他來說,敵人就是壞的思想;而令他遺憾的,並非過於好鬥,而是過於妥協。
##原文參看 http://mises.org/store/Memoirs-P593.aspx 對那些熱愛自由的人來說,這是艱難的時代。但比起米塞斯那時所麵對的,這些都算不上什麼。他剋服瞭那些睏難,《迴憶錄》則講述瞭他是如何做到的。 在這方麵我們也可以嚮米塞斯學習。 “麵對不可避免的巨大災難,人們將會...
評分 評分 評分##看包裝設計感覺大而無當,像本經管類糙書,實則內容雖短但字字珠璣。因米塞斯去世於1973年,而本書完成於1940年,稱為迴憶錄略牽強。它聚焦去往美國之前米塞斯經濟理論的建構過程及此中與眾多學人的探討與無恥文人的論爭,擲地有聲不拖泥帶水,更像一本不涉及個人生活卻又飽含真摯情感的日記。另贊哈耶剋導言及羅斯巴德後記。翻譯也好,值得一讀。
評分 評分 評分##韋森/撰 波瀾壯闊的20世紀,世界上可能再沒有任何一位經濟學傢像路德維希·馮·米塞斯那樣,對整個人類社會産生瞭巨大的思想影響,而他的個人生活卻一生坎坷而鬱鬱不得誌。 作為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第三代傳人和領軍人物,米塞斯在經濟學和其他社會科學領域中均有著諸多原創性的...
評分##米塞斯學養深厚,視野寬廣。不過由於這隻是一本小冊子,並不能使人深入瞭解其經濟學理論內容,所以也不能得到思想上的啓發或衝突。可以看齣米塞斯由於堅持不妥協而荷戟獨彷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