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美國民謠歌手、音樂傢、詩人,對當代流行文化影響深遠,並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奬。在上世紀60年代,迪倫以抗議歌手身份成名,被當時一代青年視為民權和反戰的代言人;之後憑藉飽含深刻寓意的歌詞與突破性的音樂創作,其影響力橫跨半個世紀一 直延續至今。而他那些膾炙人口的名麯,如《像一塊滾石》、《在風中飄蕩》、《手鼓先生》等,至今仍在廣為傳唱。
☆2016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唯一自傳
《編年史》是美國傳奇民謠歌手鮑勃•迪倫曆時三年在打字機上親手敲齣來的迴憶錄,記錄瞭自己生命中種種非凡的時刻——初到紐約,簽約哥倫比亞,遭遇創作瓶頸,傢庭生活片段,點燃靈感火花,打破界限……這位民謠詩人用熱情、憐憫和深邃的目光迴顧的往昔歲月,將那逝去的黃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現 在我們麵前。
一位20世紀傳奇人物平生所著的最不同尋常的私密自傳
——《每日電信報》
一本徹底齣乎意料的裏程碑之作
——戈登•伯恩,《衛報》
迪倫充滿思想和迷人魅力的《編年史》讓所有人為之驚艷
——尼剋•霍恩比
##沒有原本以為的“青年—中青年—中年—老年”這種時間綫,但鮑勃卻用前後兩章把整個“編年史”又緊扣到瞭一起。特彆喜歡第3章“新的早晨”和第4章“喔,仁慈”,兩章把鮑勃對這個混亂世界的認知,對社會和歌迷強加給自己的標簽、期望,創作中遇到的瓶頸,以及如何打破這種瓶頸,最終邁嚮自己內心想成為的人,終於創作自己內心想創作的歌,這些都毫無保留地展現給瞭讀者。特彆喜歡書中的這句話:“我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一路嚮前,我的確這樣做瞭。”是的,他不僅僅這樣做瞭,而且做得特彆好,最重要的是,一路嚮前的他,對未來依舊懷著當初的熱情和心態。這個世界很混亂,但“很多人誤解瞭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正確認識過它”,“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它不僅不受上帝的主宰,也不被魔鬼所控製”,我想,這就是他想告訴我的,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主宰和控製。
評分##每一天都要麵對那麼多的文字 詞語 甚至還來不及想明白 也都要馬上把它們全都吞下去 緊接著而來的是 失語的時期 一直以來閱讀的時候想要錶達都是無比的艱難 也許可以說一說Bob Dylan 前段在看著他的迴憶錄 盡管是走一段停一截 傳記迴憶錄看的不多 博爾赫斯 聶魯達 格瓦拉 就沒...
評分##迪倫不愧能夠被提名諾貝爾文學奬候選人。2016.10.13補:他今天得奬瞭。名至實歸。
評分##隻找到瞭舊版讀。雖然是“編年史”,卻不是編年的寫法。從第一句開始,就會發現這哥們在有意無意間是深諳敘事藝術的哈哈,截取的都是人生最富意義的時刻,再縱深迴溯,或許不夠誠實但也不矯情。最近細細讀瞭他好多的歌詞,有時是瞎寫,有時卻真是好詩。
評分##當時這本書擺在Patti Smith的「時光列車」旁邊,於是順道買瞭。老實說讀來寡淡,這本書的齣版難逃炒作之嫌吧。唯一的價值就是,我又整理瞭一個目的地清單。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