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宇(1918-2000),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係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後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1950年退伍。
其後赴美攻讀曆史,獲學士(1954)、碩士(1957)、博士(1964)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1970)。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
黃仁宇還是青少年時,夢想成為拿破侖。數年後他發現自己在蔣介石的軍隊中擔任下級軍官。他的士兵每月薪餉十二元,但如果攜帶一挺輕機關槍投奔附近山頭的土匪,每人卻能領到七韆元。情勢如此,黃仁宇無法成為軍事英雄也不足為奇瞭。
他之後去過印度及緬甸。在《黃仁宇作品係列·黃河青山:黃仁宇迴憶錄》中,西方世界的讀者將有第一手機會瞭解,史迪威將軍的美國幕僚群及中國野戰部隊之間如何進行惡意競爭,而且是站在後者的角度觀察。我們的作者就在現場。
##黃仁宇竟然與那麼多國共之際的名人有過交集,這本書與其說是迴憶錄,不如說是藉著點滴迴憶來敘述自己的曆史觀與曆史結論,關於他自身的學術經曆也讓人感慨,寫齣萬曆十五年的人也會麵臨被辭退,靠社保金養老金生活的地步。
評分##在大曆史的背景下,我們普通人隻是書中所描述的那隻螞蟻或者那時候的作者一樣,把命運交給這個時代,同時盡量以達觀的態度去生活。我們做不到書中講到的高層,而高層自有他們的命運和不堪,到瞭百年以後,都是塚中枯骨。是不是讀瞭曆史書後都覺得有些悲觀啊:)
評分##在讀完《萬曆十五年》十年之後,纔讀到《黃河青山》,是一種錯過。 從初讀《萬曆十五年》時的震撼,到黃仁宇大熱特熱之時,我對堪稱黃仁宇係列收山之作《黃河青山》,是抱有一絲輕慢的。因為讀黃到瞭後來,對黃念念不忘的“數目字管理”有些失望甚至氣憤,覺得他過於簡單理想化...
評分##在大曆史的背景下,我們普通人隻是書中所描述的那隻螞蟻或者那時候的作者一樣,把命運交給這個時代,同時盡量以達觀的態度去生活。我們做不到書中講到的高層,而高層自有他們的命運和不堪,到瞭百年以後,都是塚中枯骨。是不是讀瞭曆史書後都覺得有些悲觀啊:)
評分##作為一個外行,覺得黃的結論過於生硬和武斷,不太有很強的證據。但他的文筆很好,一些現場的描繪活龍活現。或許做一個現代的、“科學的”曆史學傢,對他而言是一個錯誤?
評分 評分##意外的好,學術生涯的部分比《斯通納》更精彩,戎馬生涯的部分也不賴。總而言之,即使不談學術觀點的對錯,黃仁宇先生的執著、專注、真誠也配得上我們這些個凡夫俗子的尊敬。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