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0
桑兵,河北威县人,历史学博士。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出版《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等专著。主编《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及同名丛书、《清代稿钞本》。合编《戴季陶集》、《近代中国学术批评》、《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国学的历史》、《读书法》。
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是如何区分的?
陈寅恪对于民国学术的评价有那么高吗? 他对晚清有何独特观察?
清华国学院成立谁是主导,留下了哪些经验与后遗症?
从1902年梁启超谋创《国学报》,到20世纪50年代初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等终止,历经半个世纪。流派纷呈,观念不一,但总体上看,乃是数百年间中西文化的 交流融合,特别是晚清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最终导致中国文化在学术层面上融入近代世界体系之旅程。作者不以时代群趋为 是,由沉潜而期冀千虑一得,由学人交往与学术公案探寻学界的相互关系,进而把握近代中国学术源流与轨辙。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这才是奠定桑大师学术地位的论文集。主要的史料是陈垣、胡适书信,杨树达回忆录,傅斯年档案,胡适、吴宓日记和陈寅恪文集。把近代学者作为社会历史人物,还原由学者行为活动刻录下来的史实,进而知人论世,学术史发展的轨则也就得以凸显,这是学术史研究的一条重要路径。
评分 评分##章节间忽机构忽人物,多少感觉不大平衡。此外总是隐隐有点感觉回护、褒美(如厦大、陈垣等)的章节不如带着贬抑倾向(最典型当然是从头说到尾的反面例子胡适之)的段落用力更勤。
评分 评分桑大师最近也接连再版几本旧著 学习罗伯的节奏?
评分##第二章最有趣
评分##梳理学术公案,探讨国学演变,虽为旧作,常读常新
评分##只陈寅恪两章。
评分##这本比《学术江湖》《国学与汉学》都好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