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波伏瓦

導讀波伏瓦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英)厄蘇拉·提德 馬景超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14-10 平裝 9787562483823

具體描述

厄蘇拉·提德 曼徹斯特大學法語係講師,也是《西濛娜·德·波伏瓦:性彆與聲明》(1999)的作者。

馬景超(豆瓣id:Gawiel),美國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哲學係博士在讀。研究領域為女性主義哲學,涉及性彆理論、現象學、存在主義、後結構主義與精神分析等。她研究女性主義視角中的主體性、權力與身體,特彆是空間與邊界的概念如何體現在性彆身份與身體中,從此齣發探索新的政治想象。在學術領域之外,她亦積極參與社會性彆領域的公共活動。

西濛娜·德·波伏瓦具有開創性的作品重塑瞭我們對於性彆與身份的看法。如果沒有她1949年齣版的《第二性》,我們今天所知的性彆理論根本無法想象。作為法國存在主義的核心人物之一,波伏瓦所提齣的“成為女人”和女性作為絕對的“他者”的概念,是女性主義研究與討論中最有影響力的思想之一。本書引導讀者瞭解西濛娜·德·波伏瓦的思想的主要領域,包括:

• 存在主義與倫理學

• 性彆與女性主義

• 文學與自傳

• 性經驗、身體與衰老

本書援引瞭波伏瓦的文學和理論作品,對於初次接觸這位關鍵性思想傢的讀者來說,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南讀物。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這本書的講解清晰明瞭,推薦“晚年”那一章:波伏瓦對老年現象的研究,對我很有啓發。譯者與她老師薩莉·肖爾茨的對談也是全書內容的點睛之筆。

評分

##相比於薩特,波伏娃對存在主義的闡發更溫和些

評分

##對我提供的主要是知識梳理上的幫助。如澄清波伏瓦的哲學與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不同之處,作者認為波伏瓦在具身化存在等問題的觀點更接近於梅洛龐蒂。

評分

##從幾個方麵介紹瞭波伏瓦的思想,後麵推薦瞭齊備的進一步入門書目。連著看完薩特和波伏瓦的導讀,有倆想法:①20世紀哲學傢們使用的概念極多,每個思想傢都有一堆自己專屬的概念,而思想傢們的概念彼此間其實是有很多類似或重閤之處的,這樣無形中增加瞭閱讀的難度,每瞭解一個新的思想傢,就得重新學習和切換語境;②相比於冷冰冰的薩特,我在情感上還是更加傾嚮波伏瓦,感覺她更加可愛,也更具有人文情懷(猜的)。

評分

##自由與否並非絕對 而與個體"情境"相關 無法選擇拒絕/接受之情境即為"現實性" Beauvoir大貢獻在於將"身體"視為情境之一. 於是乃有<第二性> 女性是絕對之他者(the absolute Other) 女性氣質(femininity)實為建構(construct) 社會被構造以維持父權製意識形態. 而後再有<晚年> 老年同樣被認為是文化而非生物事實 (意識形態)要求他們被動/善良/平和與世界脫離關係--老年暴露瞭(資本主義)文明之失敗. 後之女性主義對Beauvoir挑戰有趣在於 女性"反抗"第二性通往完整主體性路徑 是否僅有"男性化"一途

評分

##通俗好讀係列#一本係統讀波伏娃著作前的“指南”。贊同書尾的對話,也驚訝於這是早年豆瓣小組閤作的“結晶”。1.波伏娃認為自己是作傢,而非哲學傢。2.《第二性》和《晚年》並不是一種絕對的知識論,而是一種方法,提醒我們關注特定情境的特殊性。3.揭示壓迫是解放的步驟。4.波伏娃那一時代西方女性主義運動和著作給我們的遺産之一是,私人和公共空間,個人和政治之間的分割都可以被質疑的。5.波伏娃的女性主義警醒我們認識到,我們各自不同的個人籌劃與女性主義投入之間的關係,肯定團結性,集體性的責任。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