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作者完成了对自由主义两张面孔的素描。这两张面孔为自由主义提供了新的谱系坐标,这一坐标的设定提高了对自由主义传统的认识,加大了对自由主义的一面--也是主导的一面--批判的力度;同时对自由主义的另一面--相对边缘的一面,但却能够使面临困境的自由主义获得新生的一面--进行了挖掘。
##政治哲学的任务不是给实践以基础,而是带着更少的幻想回到实践。最后还是这个问题..可以看看反面,最低共识存在否?人总是回去追求哲学上的东西,不然思想史的影响力就可以撤销了,少些幻想是好,但不能没有。格雷反对的主流对象只能是试图成为唯一权威的自由主义,对于自由主义基本价值本来就是个共存体系(不是有机体,可能是碎片化的存在),不可通约的价值由各个社群(还是其他民主或者自发形成的群体)去负载、保护,结果是否可能保存多元性,不遵守规则的一方可能去侵占那些独特的(与自身不同的)群体,其他群体只能作为旁观者,结果这种多元主义的价值在何,人追求的东西不可能完全相像、但现实可能是有许多相像的地方存在,既然人生活在一起,那么必然就不会再有完全的自由(除去必然性意义上的),一起生存所追寻的东西必然是有相似价值的东西,结果回到伯林所探讨的关于什么是自由的探讨,结果,主流(伯林的)还是较有说服力,多元可以存在,但不能以消灭理性(基本人权)为代价!要给人吁求空间!
评分##研一讨论课
评分 评分##还可以更薄一点
评分对思想史的梳理相当个人化,有些观点不是太经得起推敲。
评分##一句话概括:自由主义是一种权宜之计,今天的自由主义从寻求理性共识到寻求理性共存。较浅薄,读前十几页即可,展开得也十分松散,不宜浪费时间。
评分 评分##书很好翻译很烂。Hilles有英文原版,后来对了最一章,翻译有些地方错得离谱。
评分##有启发性,但感觉多元的自由主义没有解决自由法条主义与相对主义之间的矛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