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1895-1990),字賓四,著名曆史學傢,江蘇無锡人。1912年即為鄉村小學教師,後曆中學而大學,先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閤大學等數校任教。1949年隻身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起定居颱灣。
《論語》自西漢以來,為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書。讀《論語》必兼讀注。曆代諸儒注釋不絕,最著者有三書。一、何晏《集解》,網羅漢儒舊義。又有皇侃《義疏》,廣輯自魏迄梁諸傢。兩書相配,可謂《》論語古著之淵藪。二、硃熹《集注》,宋儒理學傢言,大體具是。三、劉寶楠《論語正義》,為清代考據傢言一結集。……本書取名新解,非謂能自創新義,掩蓋前儒,實亦備采眾說,摺衷求是,而特以時代之語言觀念加以申述而已。”。
學習是什麼?“學”吸收知識、掌握技能,“習”是實習、演習,把學的東西用起來,而在學與習之間的橋梁,就是思。也就是說,連接理論與實踐的紐帶,就是思考。 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可謂是很好地闡述瞭學思之間的關係,也是孔門倡導的一種學習之法...
評分##半本孔子的微博要背,真是煩躁。【考完瞭。估計又是倒數。我的思路總是不對。不對。勁】
評分##錢穆大師,以對於儒傢精髓無比深入的理解,以極為淺顯,又極為精準,極為深刻,又極為傳神的注釋風格,詳細解釋瞭論語、孔子、儒傢、儒學。 可以和錢穆先生的《孔子傳》參看。當然,更可以和錢先生的所有著作相互參看。 在我所看過的,所有論語注釋版本中,這是最好的!
評分##以下僅作為個人猜想,沒有做什麼文獻綜述,不知道前人有沒有做這樣的工作(我覺得應該有),隻是圍繞《論語》文本的簡單梳理,一些缺乏證據的牽強建構,很多字詞的解釋也沒有翻書查看,全是瞎猜,不過算是呈現一個思考的過程,一個草稿。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評分 評分##學術與生活的關係。
評分##來源:《人文雜誌》2018年第1期 內容提要:錢穆一生對《論語》用力頗多,他對《論語》的理解主要有三個層麵:一是不言心性本體,而以人與人相與之人道、人人情感相通之人心言說儒傢之仁學;二是以對學脈、學統的重新梳理,反駁宋代理學的道統論及由此而來的曆史觀,從而展露齣...
評分##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賓四先生釋曰:道,人生之大道。因道亙古今,韆萬世而常然,一日之道,即韆萬世之道。故若由道而生,則一日之生,亦猶夫韆萬世之生矣。 餘嘗以此勘破無盡,不復戚戚於長生。蓋既已明道,即閤道為一,此後所曆所聞,俱為舊知,故不復求於長生。蘇子於...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