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即是梁先生早年講學記錄,由學生李淵庭、閻秉華整理齣來的。梁先生講儒傢思想歸納瞭14種態度,並非就《論語》字麵上推衍齣來的,而是從孔子的生活實踐中歸納齣來的。這是梁先生與一般研究孔子學者所不同的地方。
##果然是講學,讀起來比較明白易懂。對於人生第三條路的分析也認同,可以說當下就處於這樣一種狀況。但也覺得,古今中外哲人觀點有異,後世卻多被用來解釋他人的觀點,還是得迴到那人原本的地方去。 解決問題、取消問題、根本就不成為問題(或說不管問題)。看起來是三條路,實際呢,梁老先生自己不也走嚮瞭鄉村建設的道路,可謂順仁實踐人生中哲學,也是在解決問題呢,或者說順直覺而為,興趣所在?佛傢取消問題、取消生命,而釋迦牟尼本人又是如何說的呢?也還都是問題。 不過,相對於西方哲學,抽象,讀瞭也隻是一條虛空中的綫,孔孟之道大概因為貼近生活,讀起來有一種厚重的安穩。
評分 評分 評分##梁先生講孔子一章,太過於精彩。
評分 評分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比較倒黴,藉的都是些爛書。特彆是這本,比《悲劇的誕生》還要糟糕!首先這書的定位就有問題的,內容更是枯燥到不行。要是把這本書拿給於丹的書迷看,估計看個十幾頁就要抓狂瞭。 既然不是普及型讀物,那你就要有你獨特的觀點啊!觀點小樣倒是沒看到,這火氣...
評分 評分##梁漱溟先生講孔子的十四個態度,讓我仔細體會。 第一種態度叫做“仁”,“仁”就是一切的對,“仁”就是良知,“仁”就是難與不難的之間,“仁”就是自然,平和,溫和的狀態,“仁”就是要擁有一顆柔嫩的心,“仁”就是一種中庸的狀態。 “仁”就是一種不“找”的狀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