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的催眠術與大眾科學

近代中國的催眠術與大眾科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張邦彥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目錄:
序一 復調視野下的催眠術 黃剋武
序二 精神與科學的另類史 王文基
第一章 導論
一、楔子
二、什麼 “科學”?誰的 “科學”?
三、大眾科學史的視野
四、大眾科學意義下的西方催眠術
五、催眠術與近代東亞
六、全書安排
第二章 驚奇與憂懼:日常生活中的催眠術
一、電磁化身體觀的浮現
二、新式齣版物中的催眠術
三、催眠術的展演
四、講習所的設立與政府的壓製
五、思想性的綫索:群眾心理學和 “暗示”觀念的興起
六、經驗性的綫索:犯罪事件的指證與文學的再現
七、曆史性的綫索:失魂與附身的恐慌
八、小結
第三章 機構的發展:催眠學會活動中的商業、政治與科學
一、前言
二、精神療法的興起
三、催眠學會簡史
四、催眠學會的市場經營
五、催眠學會的政治操作
六、催眠函授中的 “商業交易”與 “互惠交換”
七、規範下的人與物
八、小結
第四章 心理知識的分化:催眠學會、靈學會與學院心理學
一、前言
二、催眠學會的靈學主張:“生機論”與“機械論”的思維
三、靈學領域的競爭者們
四、迴到早年Psychological與Psychical的孿生關係
五、學院心理學與靈學的衝突
六、一場 《新青年》上的直接對話
七、從科玄論戰思考 “精神”與 “科學”的關係
八、小結
第五章 結論
一、譜寫近代中國科學史的復調
二、界限劃分、知識分化與自我的形塑
三、過去與未來
後記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緩解病痛、戒斷煙癮、感化罪犯、特務偵查……百年前,催眠術曾席捲中國上下,被廣泛運用於軍事、醫療、科技、實業、教育、政治等各領域,不僅是供人娛樂的奇觀,還被賦予更多時代任務。

在這個世紀轉換的動蕩年代,西方催眠術經由日本傳入中國並在各個階層傳播開來,師生、警察、軍人、商人、職員、心理專傢等各色人物積極實踐,主動參與催眠知識的建構,學院與民間的聲音相互競逐,呈現對“科學”的多元解釋,也形塑瞭當時的科學文化氛圍。作者指齣,時人對催眠術的理解與實踐,在一定程度上為之後華人社會的心理學、精神醫學等領域的發展,提供瞭曆史、語言、製度和知識的準備;同時,在晚清救亡圖存的背景下,國人通過催眠術形塑自我,想象符閤時代所需的理想新人。

編輯推薦:

★清末民初席捲全國的催眠術實驗,究竟是蠱惑人心的“異端邪說”,還是來自西洋的“精神科學”?

★展現一代人對精神世界與科學新知的另類探索。啓濛理性之外,國人也通過“無意識”的心理體驗來形塑現代自我。

★打破精英與大眾的邊界,改變傳統科學史的精英視角,“普通人”不僅是科學知識的接受者,也是參與者與塑造者。

★打破科學與玄學的邊界,揭示“科學”概念變動不居的意涵及其在不同層麵的流通途徑。

評論推薦:

本書讓我們看到在五四的“覺醒”話語之外,“無意識”的心理體驗同樣開啓人們對自我和身體的全新理解,提供瞭現代性的另一個維度。

——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 李歐梵

這本書從一個全球史的觀點考察催眠術由西方經日本傳入中國的知識流動,以及催眠術在中國社會所發生的各種變化,將近代中國催眠術放在中西、古今交織的曆史脈絡之中來觀察其多元之意涵……邦彥展示瞭與主鏇律並存的多彩繽紛的催眠世界。我認為這一本書揭露瞭一部分催眠術的麵紗,又引導我們再進一步思索沉吟,去探討更為廣闊而未知的世界。我相信許多讀者會和我一樣在捧讀之下立刻覺得愛不釋手。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黃剋武

該書嚮我們展示瞭科學與玄學並不見得是截然對立的兩極,大眾科學也不隻是科學的普及和通俗化那麼簡單,還意味著大眾也是科學的參與者、實踐者以及科學的社會文化屬性的賦予者。不僅如此,該書還讓我們看到瞭中國科學史敘事中罕見的“普通人”,及在近代中國語境中“大眾”和“科學”概念的變動不居和獨特意味。

——南開大學曆史學院院長 餘新忠

用戶評價

評分

##補標。很久沒讀到過令我這麼開心的書瞭。誰能想象這是一本碩論呢?寶島學術太強瞭。這是一本帶有巴黎學派色彩的STS著作,給齣瞭大量參考資料。第二章追溯催眠術的發生消亡史,勾連瞭催眠術與群眾心理學暗示觀念、文學描寫和失魂恐懼的關聯,提齣瞭電磁化身體觀,雖然我對此存疑,覺得倒不如說是活力論的電氣化版本。第三章分析催眠學會的建製技術,分析其轉譯技巧,給齣瞭大眾科學參與者的行動者概念。第四章是我最感興趣的一章,分析瞭催眠術與靈學、心理學在早期現代中國的分閤,但我懷疑催眠學會的靈學主張中有生機論與機械論之彆,因為早期現代中國是否有認識論革命是存疑的,即使是機械論,也可以視為一種用科學包裹的活力論,4.4是最有價值的一部分,直接展示瞭心理學與靈學的孿生性,4.7將該問題與科玄論戰聯係,不過科玄雙方均是一元論

評分

##作為碩士論文可以打五星瞭。作為學術著作,就,挺紮實的。

評分

##補標。很久沒讀到過令我這麼開心的書瞭。誰能想象這是一本碩論呢?寶島學術太強瞭。這是一本帶有巴黎學派色彩的STS著作,給齣瞭大量參考資料。第二章追溯催眠術的發生消亡史,勾連瞭催眠術與群眾心理學暗示觀念、文學描寫和失魂恐懼的關聯,提齣瞭電磁化身體觀,雖然我對此存疑,覺得倒不如說是活力論的電氣化版本。第三章分析催眠學會的建製技術,分析其轉譯技巧,給齣瞭大眾科學參與者的行動者概念。第四章是我最感興趣的一章,分析瞭催眠術與靈學、心理學在早期現代中國的分閤,但我懷疑催眠學會的靈學主張中有生機論與機械論之彆,因為早期現代中國是否有認識論革命是存疑的,即使是機械論,也可以視為一種用科學包裹的活力論,4.4是最有價值的一部分,直接展示瞭心理學與靈學的孿生性,4.7將該問題與科玄論戰聯係,不過科玄雙方均是一元論

評分

★★★★★ 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科學史專著。從“催眠術”齣發,繞開既往落入俗套的國族身份、啓濛運動等等觀點,勾連齣一整套關於科學與玄學、外國與中國、精神與身體、業餘與專業等等方麵的“復調”互聯與互搏。主體部分第二張講的是齣版物對於催眠術的涉獵與普教,公共空間對於催眠術的帶娛樂性質的展演,以及講習所的建立。催眠術逐漸由書本知識轉為實踐與實驗。第四章談的是催眠學會對於催眠建製化的過程。第五章談的是催眠學會、領學會與學院心理學在爭奪知識話語權的過程中爭辯與爭鬥。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對於“大眾科學”以及“科學大眾化”的探討。在作者看來,大眾被不同群體調用包含瞭不同的主體。另外,作為一種“知識媒介”,催眠術的引入、發展、變異、傳播也成為瞭理解“中國現代性”的一種方式。#讀而思#1

評分

##2022068

評分

##驚艷

評分

##乾貨不多,沒啥勁,以後不要買這種很新的書瞭,謹記!我還年輕,要看老書!

評分

##從催眠術看近代中國對所謂現代性的想象、實踐與體驗,切入點挺妙的,但推衍的部分有點爛,感覺是搜集瞭一大段材料,不知該作何分析,也不知道自己要拿這些材料導嚮什麼,就找瞭很多理論的筐,一個個塞進去,最離譜的可能是用莫斯的禮物經濟來解析催眠術函授班,這也差太遠瞭吧。不過話說迴來,這本書原本隻是碩士論文,從這一點來論,成果其實已經算挺不錯的瞭。

評分

##材料充實綫索清晰可供發明,代價是不得不品嘗具有寶島特色的「三性三的」,那豐沛動人莫之能禦的情感富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