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萧氏作为齐梁皇室,在南朝的政治史、佛教史以及文学史上都有独特的位置,历来都是南北朝文学、史学乃至哲学研究的热点话题。《齐梁皇室的佛教信仰与撰述》一书不拘于学科限制,以晋唐佛教文献以及传世史部、集部文献为基础,以齐梁皇室的佛教活动与相关撰述为主要线索,融合文史,深入讨论了齐梁时期的佛教、佛教影响下的士人思想变迁与诗文创作,以及内外典籍编撰等诸多领域的问题。
本书是对目前中古史研究领域细致分析史料、诗文等文本的进一步延展和开拓,动态地解读了佛教文献的文本变化,深度分析了其年代、层次、史源,并发掘佛教文献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对现有南朝文学史、佛教史、政治史乃至中古士族等领域的研究模式有所突破。
##读完,文献考辩很细致,学到很多。
评分##因此,从组织者与成员之间的关系来看,南朝的文学集团首先是一个以宗王府主及其僚佐为中心的文士群体或集团,其形成与消散,与宗王之浮与沉有直接关系。……因而文学集团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而文学只是其中一个属性,称之为“文学集团”并不妥帖,称之为“文士”或者“学士”集团/群体似乎更为妥帖。
评分##前后不少重复、不一致的。参考文献列得略乱。
评分##一句话评价就是扎实。佛教文献我不懂,就正史文献来看,针对每一具体问题的资料收集都几乎无死角。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读完全书很难找出稍大些的错漏,各个考证堪称上乘。当然,个人觉得附录一的考证(特别是王俭、萧子良二府相关)还是存在问题,萧衍的早期历官乱成这个样子,重塑的迹象太重了,想要弥合各说的努力,或许一开始方向就有偏差。而这也引出了本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根据南朝官制的最新知识,梳理考证出历官与人物事件时间线,再反馈到文学史与佛教史的重要命题中。稍美中不足的是,本书对于官制史料的文本批判没有文学和佛教史料来的敏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证的准确性。比如对萧齐太官令的考察,《南齐书·百官志》的记载明显有错讹,本不必具信。当然,这些都是小问题。
评分##真的好。具体怎么好,还得看大佬怎么夸
评分##读完,文献考辩很细致,学到很多。
评分##回头写个短评,其实评不了,只能赞。
评分##真的好。具体怎么好,还得看大佬怎么夸
评分##(1)法献玄畅奉皇帝之命出都讲律,整顿僧团,(2)齐武帝梦见优昙钵华而被附会成转轮王,(3)萧鸾对萧长懋诗歌的改编和利用,(4)萧衍暗中发动几乎整个朝廷的人对范缜进行文字围剿,(5)萧衍早年经历。(6)兰陵萧氏谱。每一个题目都很扎实,凿凿有据,但总给人一种写到一半就戛然而止的感觉。考索之功已现,发覆之能未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