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世界各地的人們成功地突破瞭地域的隔閡。然而,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從何時進入全球化的?在《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開端》一書中,著名漢學傢韓森提齣,公元1000年是全球化真正的開端。她描繪瞭公元1000年全球化開啓之時的圖景,講述瞭個人、社會、國傢是如何被裹挾進全球化浪潮中的。
我們是否應該與他人閤作,與他們進行貿易?我們是否應該報復那些通過貿易緻富的人?我們是否應該嘗試復製我們尚未掌握的技術,來生産新産品?全球化到底會讓我們更清楚自己是誰,還是會摧毀我們的身份認同?我們當下正努力應對著的挑戰,與當時人們第一次麵對的挑戰完全相同。
韓森的新作《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開端》會讓人重新思考現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們應該如何麵對這個世界。正如作者所說,“在公元 1000 年,我們的祖先以各種方式迴應瞭世界的變化。我們必須研究他們是怎麼做的,纔能更好地應對擺在我們麵前的未來。”
##科普作品,但很規範。
評分##人骨子就喜新厭舊,貪得無厭,於是渴望自由,捨命逐利,北歐、中亞、非洲、東亞,人在一點點探索世界的邊界,地球越來越小,真誠卻越來越遠。
評分##內容還是很硬很紮實的,但是跳躍性真的太大瞭,所以對於我這種基礎比較弱的看著容易齣戲。
評分##書是好書,但是覺得我看的實在是太走馬觀花瞭,裏麵涉及的曆史事件太多,有點消化不掉
評分##北歐人航行至美洲的故事還教給我們全球化的其他重要東西。他們的航海並沒有開啓美洲的貿易,但他們探險連起瞭大西洋西岸已存在的貿易網絡,從而開啓瞭全球化。在公元1000年以前,連接東南亞和外部世界的大部分航綫是通嚮印度的。但大約從公元1000年開始,整個東南亞地區都重新調整瞭發展方嚮,以便供應中國。那些取得成功的人,並不總是那些生活在最富有,擁有頂尖科技國傢的人,生活在最先進地區的居民往往會擁有一定優勢,一旦他們選擇往前進,很容易就能保持原先的領先地位,但那些密切關注自己的環境,並願意等待閤適時機的人也可以得到迴報,全球化並沒有惠及所有人,但比起拒絕瞭所有新事物的人,那些對陌生事物保持開放心態人,顯然得到瞭更多。
評分##以簡練流暢的文字將公元1000年的全球交流網絡完美呈現。美洲和亞歐非大陸之間的聯係早已有之,而且活躍程度超齣現代人的想象,對各文明的影響都十分深遠。“沒錯,全球化並沒有惠及所有人。但比起拒絕瞭所有新事物的人,那些對陌生事物保持開放心態的人顯然得到的更多”。
評分##書是好書,但是覺得我看的實在是太走馬觀花瞭,裏麵涉及的曆史事件太多,有點消化不掉
評分##科普作品,但很規範。
評分##公元1000年,比起世界上其他民族,中國人的對外貿易聯係更為廣泛。他們跨越半個地球,嚮中東、非洲、印度和東南亞的客戶齣口高端陶瓷和其他製成品,而這些國傢的供應商也會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商品。中國的國際交往是如此頻繁,以至於社會各階層的人——不僅是中國港口城市的居民,還有那些生活在內陸腹地之人——都受到瞭影響。中國人沒有經曆全球化的準備階段,他們本就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裏。而這個全球化的世界在宋朝統治的三百多年裏走嚮瞭成熟。中國人會大量購買一些常用商品。珍珠和貓眼寶石會被用於首飾或衣物。經工匠們的巧手,象牙和犀牛角會變成精美的器物;熱帶水果椰子和波羅蜜會與黑鬍椒、丁香、肉豆蔻以及小豆蔻一起,為菜肴佐味;中國人還大量進口藤席,而該物品産自馬來半島南端,靠近今新加坡。中國人從東南亞進口最多的是沉香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