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年中國簡史 下冊

五萬年中國簡史 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姚大力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五萬年中國簡史.上冊》
導言中國的誕生:第一批智人踏上中華大地(從5萬年前開始講起) / 1
……
第一章先秦:中華文明的氣質來源(公元前10000—前221年) / 46
……
第二章秦漢帝國:中華帝國的框架(公元前221—189年) / 151
……
第三章魏晉南北朝:民族與思想大融閤(公元189—589年) / 279
……
《五萬年中國簡史.下冊》
第四章隋唐五代:帝國的盛放與凋殘(公元581—960年) / 1
……
第五章宋朝:現代的“拂曉時辰”(公元960—1279年) / 120
……
第六章元朝:中華版圖的重構(公元1271—1368年) / 199
……
第七章明朝:沒能進入的大航海時代(公元1368—1644年) / 236
……
第八章晚清:世紀末的大恐慌(公元1840—1912年) / 344
……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這是一部時間跨度長達5萬年的中國簡史,展現瞭中國從頭一批智人踏上中華大地到20世紀的完整曆史。

本書匯集復旦、南大、社科院等院校的9位史學大傢:濛元史專傢姚大力、先秦文化史專傢李山、秦漢史專傢武黎嵩、魏晉文化史專傢錢文忠、魏晉史專傢仇鹿鳴、隋唐史專傢於賡哲、宋史專傢吳鈎、明史專傢方誌遠、近代史專傢馬勇……他們將各自在曆史領域潛心研究數十年的成果,以專業的史學素養、充滿理性與洞察力的文字呈現給大眾讀者。並以宏大的視野,將中國5萬年的曆史從基因、語言、地理、氣候、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進行解讀分析,帶我們透過曆史的錶象,看清中國5萬年來的發展曆程!

北京猿人不是我們的祖先。

同姓不婚其實是一種政治策略。

“獨尊儒術”其實是因為儒傢壟斷瞭教育資源。

東漢末年分三國的深層原因是儒傢意識形態的瓦解。

為什麼中國曆史上僅有的女皇帝齣現在唐朝?

早在宋朝就建立瞭從發行紙幣到匯款、兌換的完整金融體係。

為什麼“崖山之後無中國”這句話是錯的?

“知行閤一”的誕生源於明代多元價值觀的形成。

光緒之死可能與慈禧無關。

翻開本書,9位史學名傢,為你理清中國上下5萬年的來龍去脈。

用戶評價

評分

##馬勇老師寫的近代史部分刷新瞭我很多對清朝的認識,尤其是對慈禧和李鴻章的還原,可以說是非常漲知識瞭!

評分

##通俗文學,不要要求太高,òᆺó熱評第一,吳鈎隻是不客觀,但是知識儲備沒有問題。

評分

##《五萬年中國簡史》從一個個有趣而又細節的地方為讀者介紹瞭中國曆史,從先秦一直到晚清,從北京猿人是不是我們的祖先一直論述到晚清王朝滅亡的必然與偶然因素,老師們都盡量用通俗有趣的語言將讀者之前可能有的,對於曆史的錯誤認識轉變過來。在閱讀過程中,我也獲得瞭許多小知識,比如越南人民與中華民族有著血脈相連的關係……當然,這些講述都是基於曆史大背景下的事實描述,因此有助於我們梳理中國曆史的整體脈絡,但是其中更為詳細的內容還需讀者自己慢慢探索。

評分

##看瞭姚大力老師寫的濛元史,把元朝這個我本來很陌生的朝代給講透瞭,原來元朝對我們中國的疆域形成貢獻這麼大,非常有發現感。

評分

##這是我讀過的最好讀的曆史書,我一直想找一本忠於曆史,又不枯澀難懂的曆史書。我也知道曆史可以明智,可是我讀不下去文言文,也不想讀所謂忠於曆史,卻讓人望而生畏的動輒十幾本的正史,這本書最好,像講座一樣,自問自答,但是曆史怎麼寫都不像小說一樣,曆史是講證據的,如果你真的對曆史有興趣,請從這本開始。

評分

##非常喜歡吳鈎老師寫的宋朝部分,一個文質彬彬的時代!

評分

##《五萬年中國簡史》從一個個有趣而又細節的地方為讀者介紹瞭中國曆史,從先秦一直到晚清,從北京猿人是不是我們的祖先一直論述到晚清王朝滅亡的必然與偶然因素,老師們都盡量用通俗有趣的語言將讀者之前可能有的,對於曆史的錯誤認識轉變過來。在閱讀過程中,我也獲得瞭許多小知識,比如越南人民與中華民族有著血脈相連的關係……當然,這些講述都是基於曆史大背景下的事實描述,因此有助於我們梳理中國曆史的整體脈絡,但是其中更為詳細的內容還需讀者自己慢慢探索。

評分

##姚大力部分寫得最好,其餘部分四平八穩,整本書文風不閤,沒有統稿。吳鈎嚴重拉低水平,還有缺少清代是怎麼迴事?明末直接就跳到晚清瞭也太不閤理瞭吧。

評分

##非常喜歡吳鈎老師寫的宋朝部分,一個文質彬彬的時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