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對希特勒、對德國、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中,雖然希特勒還沒有奪取政權,但正是在這一年裏,希特勒發生瞭根本性的思想轉變——他不僅將自己稱為絕對正確的領袖,他還將自己稱為人類的救世主!
實際上,當時的希特勒遠離社會,因啤酒館暴動失敗而待在監獄裏。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一年的深入閱讀、寫作、審判和演說,造就瞭他後來的思想。目前為止,還未有人研究過希特勒一生中關鍵的這一年。在《1924》這本書中,彼得·羅斯·蘭奇盡可能豐富地描述瞭這一年的故事和場景,這對我們理解戰爭狂人希特勒、他的作品和他後來種種殘忍行徑是至關重要的。
##材料充實,敘述清晰流暢,對瞭解希特勒的發跡很有幫助。60年代在西德有個調查,問民眾如果希特勒不發動戰爭,他會不會是個好領袖,大概有三四成人給齣瞭肯定的答案。然而實際上,這個問題根本不成立,因為希特勒不可能不發動戰爭。沒有咄咄逼人、暴力和混亂,他便不可能成就自己的存在。而1924年,啤酒館暴動後被監禁的這一年,歐洲的命運被他安排得明明白白。
評分魏瑪共和國相當於我們的民國:民主的外衣,混亂的內在,實際的四分五裂,思想上百傢爭鳴。 希特勒是有著謎一般煽動能力、演講、戰略頭腦、思想深遠的邪惡天纔,作者還太學究氣瞭:一個能造成億萬人的死亡的人物不是草包和膚淺的。
評分##一個參加過一戰的德國退伍兵,一個奧地利人,在1924年為瞭德國的命運思考著,發錶演講,策劃暴動,被投入監獄又在十個月後被假釋齣獄。這一場囚禁並未改造他,而為他的下一步工作準備好瞭思路與計劃。 曆史學傢說他是唯一一個在行動前就製定好明確計劃並按計劃執行的領導人。 不是他個人而是德國社會的需要。
評分##【No.037】在眾多研究希特勒與二戰德國的書之間本書的切入點也算是比較有趣的,但所列舉的材料顯得浮誇又欠缺說服力,作者本身強烈的個人情感與一些不知所雲的句子也使此書的嚴肅性大打摺扣。
評分##每一個書寫瞭曆史的人都是在機緣巧閤中崛起與沒落的。
評分##每一個書寫瞭曆史的人都是在機緣巧閤中崛起與沒落的。
評分##一個外國士兵怎麼就當上瞭元首?邪惡是有土壤的。
評分##猶太人是不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或最邪惡的?以後會不會再齣現希特勒這樣的人?完全可能,生長的土壤已經在等待另一個希特勒瞭。
評分##每一個書寫瞭曆史的人都是在機緣巧閤中崛起與沒落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