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怎麼管 孩子纔會聽,如何教 孩子纔愛學
定價:29.8元
作者:李玉傑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64099602
字數:122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 管是為瞭不管,教是為瞭不教,愛上學習的孩子*省心,有自我約束力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 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師,當老師難,當好孩子的**任老師更難!怎樣纔能讓孩子愛上學習?怎樣纔能讓孩子有自我約束的能力?
內容提要
當老師難,當孩子的任老師更難。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師,剛齣生的嬰兒,都是一塊需要雕琢的玉,玉不琢,不成器,父母的任務就是要把這塊玉雕琢成器。作者通過對女兒的早期教育和對近百個幼兒不良習慣的矯正的實踐,總結齣傢長對孩子0-3歲的傢庭教育方法,從而幫孩子獲得好的行為習慣。
目錄
作者介紹
李玉傑,知名傢教作傢,大成傢教編委會主編,兒童優發展理論創立者,長期關注兒童教育和中國傢庭教育,在刊物發錶各類教育論文、隨筆、新聞作品共計100多萬字。著有《男孩為何要窮著養》《培養棒的男孩》《培養棒的女孩》等多部傢教類暢銷圖書。
文摘
第1章早期教育的奧秘
人是一種精神動物,幼兒也不例外。成人的大腦每天都離不開精神食糧,可是許多傢長讓幼兒的大腦每天都處於飢餓狀態。早期教育就是解決幼兒的精神飢餓問題。
早期教育是科學的。它從嬰兒齣生時就開始。目的是把孩子與生俱來的靈性與能力往利於孩子成長的方嚮引導,從而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習慣,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幼兒的時間不是可以隨便浪費的。它比人一生的任何時期的時間都寶貴,因為幼兒期正處於人的腦部發育期,而人的腦部發育隻有一次,這時的學習並不是多數人印象中枯燥的“學習”,而是在幫助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這個時間是不可逆的,錯過瞭就永遠錯過瞭。引導對瞭,它會積極地影響人的一生。
1.0~3歲認知興趣敏感期
興趣是好的老師。
0~3歲是幼兒認知興趣的敏感期。讓孩子在這個時期學習,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987年我懷孕期間,開始關注早期教育方麵的書籍。當時書店裏這方麵的書非常少。一天,我偶然看到一本書——《零歲教育的奧秘》。書很薄,隻有幾十頁厚,但書中的理念卻強烈地吸引瞭我。我買下瞭它。沒有料到的是,這本薄薄的書影響瞭我的一生。
這本書通過卡爾威特的事例來說明卡爾威特教育理念:孩子潛能遞減法則,即越接近零歲的教育,對人的潛力開發也就越充分。卡爾威特教育理念與嬰幼兒的腦部發育情況相適應。嬰兒剛齣生時,腦的平均重量約為370剋,到6個月時即達700剋左右,1歲時達900剋左右,3歲時約為齣生時腦重量的3倍,7歲時接近成人的腦重量。腦既是肉體之軀,又是精神活動的器官。所以,腦的充分發育既需物質營養,也需要精神營養。良好的信息刺激是大腦的精神食糧。抓住幼兒腦部發育的重要時期,利用其腦神經的敏感性,對其進行早期教育,對促使幼兒大腦的發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受卡爾威特教育理念的影響,女兒一齣生,我就開始對她進行早期教育。
視覺、聽覺與手的抓握能力
從女兒齣生15天起,我開始用玩具刺激她的視覺和聽覺。拿“不倒鴨”玩具,在她眼前左右緩慢移動,她的眼睛也隨之移動;用小鈴鐺在她的耳邊輕輕搖動,她的頭隨之轉動。我把“不倒鴨”放在她的手裏,訓練她手的抓握能力。很快她就熟練地自己玩“不倒鴨”瞭。她躺在床上,把“不倒鴨”從一隻手傳到另一隻手,又從手上傳到兩隻腳上,一個人玩得不亦樂乎。
女兒8個月大時,我開始引導她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她的眼睛看到什麼,我就告訴她那是什麼。比如:女兒關注電視機時,我就一邊用手指著電視機,一邊給女兒說這是電視機;當女兒關注洗衣機時,我就說這是洗衣機。嬰兒看到什麼,傢長就說齣她關注的事物的名稱。這樣幫助他們認識世界,有利於嬰兒早說話,也是對嬰兒初的語言教育。
當女兒需要什麼還不會用語言錶達時,我心領神會,但沒有即刻滿足,而是先替她用語言錶達齣來,再滿足她的需要。女兒指著水,我沒有即刻把水端給她喝,而是問:你是想喝水嗎?她點頭,我再把水遞給她。孩子聽我提問和迴答的過程,就是孩子思維的過程,也是對語言理解的過程。
聽是說的基礎。孩子聽得多瞭就會提早用語言錶達自己。孩子用語言錶達自己的過程也是思維的過程。很多孩子說話晚,反應慢,就是因為傢長沒有有意識地給孩子多講話,沒有給孩子創造聽的環境。
……
序言
序言
在女兒齣生之前,我有過許許多多的理想,但那些各色的理想中,多是為瞭自己的夢想,更多的也隻是想想而已,很少付諸實踐。1988年,女兒齣生後,25歲的我迷上瞭早期教育。很快,我對女兒的早期教育取得瞭十分理想的效果。於是,我萌發瞭新的理想: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像女兒一樣,從傢長正確的早期教育中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從對女兒早期教育開始,我不斷地探索幼兒的心理、行為、認知和個性成長特點,之後經過瞭20多年對近百位幼兒的個體教學實踐,證明瞭我在女兒身上所取得的效果並不是個例。隻要遵循幼兒的成長規律,就能夠取得理想的早教效果。
早期教育有兩個重要階段。個階段是0~3歲。第二個階段是3~6歲。
0~3歲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佳時期。這個時期正是嬰幼兒腦部發展的關鍵時刻,對孩子進行良好的信息刺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對女兒的早期教育就是在早期教育的個關鍵期0~3歲進行的。效果令人驚喜,剛滿3歲的女兒就有瞭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對女兒0~3歲的早期教育中我始終沒有給她提過“學習”這兩個字。她是在不知道自己在學習的情況下,學會瞭自主學習。這就是我的早教方式:教在有意,學在無意。好的教育是無痕跡的。
早期教育的第二個關鍵期是3~6歲。如果孩子在3歲之前經曆過良好的早期教育,那麼3~6歲時就已基本形成自主學習和獨立自主的能力瞭。相反,如果孩子在3歲前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早期教育,諸多不良習慣在3歲之前就會形成。傢長每天都要為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而煩惱,自然顧不上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女兒有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後,我又對近百個幼兒進行瞭第二階段的早期教育。0~3歲的幼兒更適閤父母在傢裏教。這些孩子中的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0~3歲的傢庭早期教育。由於隔代長輩溺愛,傢長因工作繁忙而不得不對孩子放任自流等原因,多數孩子的不良習慣在3歲之前就已經形成瞭。比如:有的孩子在半歲時就養成瞭睡覺非要媽媽抱纔能睡著的習慣;有的孩子纔一歲多就知道用哭鬧來控製傢長;有的孩子兩歲時已經十分任性霸道,稍不滿足就會大哭大叫。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不良行為會愈演愈烈,越變越多。
麵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我用引導孩子自主活動與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忘掉瞭自己的不良行為,並且對學習産生瞭興趣,又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與此同時,孩子的個性也得到瞭很好的發展。
許多人認為,孩子情商低,是因為孩子學知識造成的。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知識和情商並不是對立關係。使孩子情商低的原因,是傢長錯誤的教育方式。比如傢長用強迫的方式讓孩子學習,或為瞭讓孩子學習而答應孩子的諸多不閤理要求,甚至為瞭讓孩子學習而容忍孩子的不良行為,這樣的管教方式必然會使孩子齣現很多問題。
不少人認為孩子情商低是孩子學知識造成的,這種歸因方式說明他們並不瞭解幼兒不良行為産生的原因,就像是說:學習好的孩子都是行為不端的孩子,而學習不好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有知識的人都是情商低的人,而沒知識的人都是情商高的人。即使傢長不讓孩子學知識,但如果不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孩子也不會因為沒學知識而行為習慣就好瞭。隻要站在幼兒的角度,用適閤幼兒的方式去教幼兒學習知識,滿足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讓孩子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處可使,既可減少孩子不良行為發生的概率,還可以達到教是為瞭不教,管是為瞭不管的早期教育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會觀察到,有些傢庭的親子關係非常融洽,孩子願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也願意聽取父母的建議。而有些傢庭,孩子似乎和父母之間有一道看不見的隔閡,溝通起來總是充滿阻礙,甚至會引發爭吵。這讓我思考,到底是什麼造就瞭這樣的差異?“怎麼管孩子纔會聽”這個話題,就像是觸碰到瞭親子關係中最敏感的神經。我看到這個標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如果傢長能夠掌握一些有效的溝通技巧,是否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衝突,建立起更和諧的傢庭氛圍?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理解孩子心理,如何用更恰當的方式與孩子交流的指導。我期待它能幫助傢長們,在麵對孩子叛逆期、不理解期的時候,能夠保持冷靜,用智慧和愛去引導,最終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评分這本書我一直很好奇,因為我身邊好多年輕的傢長都在討論。尤其是“怎麼管孩子纔會聽”,這句話觸動瞭我內心最深的焦慮。現在的孩子,好像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有時候真的很難溝通。我記得上次和朋友聊天,她就抱怨說,試瞭好多種方法,孩子就是不聽話,甚至覺得她說的話是“耳旁風”。我當時就想,是不是我以後的育兒道路也會這樣?所以,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我第一時間就想到瞭它,仿佛它能解答我所有關於孩子“不聽話”的睏惑。我一直認為,所謂的“聽話”,並不是要孩子盲從,而是建立一種有效的溝通和尊重的關係,讓孩子願意聽取父母的建議,同時也能錶達自己的想法。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希望,覺得也許有更科學、更人性化的方法來應對這些挑戰。我迫切地想瞭解,它會提供什麼樣的具體策略,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個和諧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在理解和尊重中成長。
评分我一直認為,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品格和能力。而“如何教孩子纔愛學”,這句話,在我看來,觸及的是教育的本質。我曾見過一些孩子,他們學習成績優異,但卻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不知道如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相反,也有一些孩子,他們可能在學業上並非頂尖,但卻充滿好奇心,勇於探索,善於與人閤作。這讓我深刻地意識到,讓孩子愛上學習,遠比讓他們死記硬背知識點更為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智慧,如何幫助他們建立起終身學習的習慣。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突破性的理念,讓我們重新審視學習的意義,並找到真正能夠激發孩子內在驅動力的方法,讓他們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實現自我價值。
评分作為一個旁觀者,我看到周圍的年輕父母們,在育兒的道路上摸索前進,經常會感到力不從心。他們的臉上,時常寫滿瞭疲憊和焦慮,因為孩子教育這件事,實在太復雜瞭。有的時候,他們會因為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而抓狂,有的時候,他們又會因為孩子的一點點進步而欣慰。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是給這些父母們提供瞭一盞指路明燈。我看到書名的時候,就聯想到那些孩子不配閤,傢長手足無措的場景。我能想象到,當傢長們麵對一個難以溝通的孩子時,內心的那種無助感。而“怎麼管孩子纔會聽”,就像是對這種無助感的迴應,它承諾瞭一種解決方案,一種能夠改善親子關係的途徑。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可操作的技巧,讓傢長們能夠更有效地與孩子溝通,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親子關係。
评分“如何教孩子纔愛學”,這句話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覺得,學習不應該是枯燥的任務,而應該是探索世界的樂趣。但是,現在的孩子,麵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很多時候學習變成瞭一種負擔,甚至産生厭學情緒。我身邊就有朋友的孩子,對學校的課程提不起興趣,整天沉迷於遊戲,讓他做作業就唉聲嘆氣的。我觀察過,那些真正熱愛學習的孩子,他們臉上總是閃爍著好奇和求知的目光,他們主動去探索,去提問,去解決問題。那麼,如何纔能點燃孩子學習的火種呢?這本書的名字,恰恰觸及瞭這個核心問題。我特彆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思路,一些能夠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實用方法。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觀察孩子的興趣點,如何將知識融入生活,如何讓學習過程變得有趣且有意義,最終讓孩子發自內心地愛上學習,享受成長的過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