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塑身VS卡路裏
定價:29.00元
作者:比格公司
齣版社:中國建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3-06-01
ISBN:978780159456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長久以來,人們所采用的方式,不是瘋狂式的節食,就是過量地增加運動,以期在*短的時間內消耗*多的脂肪。然而,本書欲告知想擁有美好身段而正在進行計劃的美人兒,這些方法都不正確!正確的方法是保持均衡的飲食習慣、堅持適量的運動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內容提要
本書作者是香港的整骨公司。通過本書能夠讓你真正的輕鬆站、,立即見效。揮彆肥胖的灰暗歲月。在本書中,您可以看到那些健身專傢和成功實施瞭麗希的健身計劃的人提供的趣味盎然的小故事和小插麯,這本簡單易行的健身指南使得健康的感覺和健美的體格不再離開你。本書從塑身的角度,講述瞭保持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和均衡飲食的正確方法。
目錄
前言 P4
一、”吃”齣窈窕身材 P6
—以身高和體重來判斷你的體質指數 P8
—營養均衡的飲食學 P12
—餐單大改良 P14
—4大美味餐單 P26
—中的10大菜譜 P32
—10大流行産品大公開 P38
—關於的各種Q&A; P44
—保持窈窕身段的卡路裏錶 P48
—常見食物熱量錶 P54
二、“動”齣健美身段 P70
—理想的身材比例 P72
—保持身材7大秘訣 P74
—找齣日常生活中緻使你肥胖的因素 P78
—計算熱量消耗的方法 P84
—使身體放鬆的簡易運動 P88
—局部操 P91
—瘦臉 P91
—瘦手臂 P96
—美胸 P100
—瘦腿 P104
—瘦臀 P108
—瘦腹與瘦腰 P112
—利用沐浴時間做運動 P118
—運動的各種Q&A; P124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很多健身書為瞭節省成本或者追求緊湊感,恨不得把所有內容都塞進有限的篇幅裏,結果就是字體小、行距密,看得人眼花繚亂。但這本書顯然在這方麵毫不吝嗇篇幅,大量的留白和清晰的模塊劃分,使得每一頁的內容都得到瞭充分的呼吸感。我個人對那些配圖的質量要求很高,因為很多塑形動作如果圖示不夠精確,自己在傢對著做很容易變形。這本書的插圖不僅清晰,而且采用瞭多角度的展示方式,比如一個深蹲的動作,它會從側麵、正麵甚至俯視的角度來標注關鍵的關節角度和肌肉發力點,這種細緻入微的“可視化教學”,極大地降低瞭自學過程中的誤判風險。此外,書中設計的一些“自檢清單”和“常見錯誤糾正錶”也特彆實用,它們不是夾雜在正文裏,而是用醒目的色塊或邊框獨立齣來,方便讀者在訓練間隙快速查閱和自我核對。這種對閱讀體驗和學習效率的深度考量,體現齣齣版方在製作過程中對讀者的尊重。
评分從整體的氣質來看,這本書散發著一種非常理性和務實的科學精神。它不像某些營銷導嚮的書籍那樣,充斥著誇張的承諾和未經證實的“秘訣”。相反,它在闡述每一個訓練原理或飲食建議時,似乎都有意無意地在暗示其背後的生理學依據,雖然沒有堆砌復雜的公式,但那種嚴謹的邏輯鏈條是清晰可見的。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個體差異”的反復強調。它不斷提醒讀者,身體對刺激的反應是獨一無二的,不要盲目照搬網絡上的“大神”的訓練日誌。書中提供的“進度記錄模闆”設計得非常巧妙,它引導讀者記錄的不僅僅是體重或圍度,更包括瞭主觀感受、睡眠質量、精力水平等“軟指標”,這對於深入瞭解自己的身體反饋至關重要。這種鼓勵自我探索和量化評估的做法,培養的不是盲從者,而是能夠為自己身體負責的“決策者”。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獲,也許就是這種擺脫外部標準,迴歸自我身體信號的智慧。
评分我發現這本書在介紹訓練計劃時,展現齣一種極大的靈活性和包容性。它沒有強行推行某一種“萬能公式”,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大廚在傳授烹飪心法。它會提供不同時間投入(例如:每周三次、每次四十分鍾的基礎版)和不同器械條件(傢庭徒手、基礎器械房)的多種模闆。這對於我這種工作時間不規律、很難保證每天固定去健身房的人來說,簡直太友好瞭。我特彆欣賞它關於“動態恢復”和“主動休息”的章節論述。很多書隻強調“練”,卻忽略瞭身體修復的重要性,這本書則用科學的視角解釋瞭為什麼高質量的休息和輕度的活動同樣是塑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提供的拉伸和放鬆指南,步驟清晰,動作選擇都非常安全,適閤運動後立即進行。這種全麵覆蓋訓練、營養、恢復乃至心理調整的立體化視角,讓我覺得這不是一本孤立的訓練手冊,而是一整套生活方式的優化方案,引導我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健康循環。
评分我接觸過不少健身類的書籍,很多要麼就是過於學術化,充滿瞭拗口的專業術語,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就是過於“雞湯”,光說口號卻缺乏實質性的操作指導。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恰恰找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它的文字錶達非常口語化,很多復雜的概念都被拆解成瞭易於理解的小段落,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勁。我記得其中有一章節是關於如何根據自己的體型來選擇訓練重點的,那一段的描述真是細緻入微,比如它會區分“梨形身材”和“蘋果形身材”在脂肪堆積和肌肉訓練上的側重點差異,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告訴你“多做有氧”。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穿插的一些案例分析,似乎都是從真實生活中提煉齣來的睏惑和解決方案,這讓我在閱讀時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仿佛作者就在我身邊耳提麵命。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耐心”這個主題的強調,書中反復提到塑形是一個馬拉鬆而非百米衝刺,這種長遠且務實的態度,對於那些追求速成卻屢遭挫摺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這種注重心理建設和長期堅持的理念,比單純的動作分解來得更為珍貴和持久。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麵色彩搭配得很有活力,那種明亮的橙色和清爽的藍色撞在一起,讓人看瞭就覺得充滿瞭運動的激情。我本來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的,畢竟市麵上的健身塑形書籍汗牛充棟,能真正打動我的不多。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內容應該挺充實的。內頁的紙張質量也相當不錯,印刷清晰,圖片細節處理得很到位,這一點對於需要對照學習的讀者來說非常重要。我特彆留意瞭目錄結構,看得齣來作者在編排上是花瞭一番心思的,條理清晰,從基礎知識到進階訓練,再到後期的維持,層層遞進,讓人感覺這是一個係統性的指南,而不是零散的技巧堆砌。特彆是前言部分,作者的語氣非常親切,像是在跟朋友聊天一樣,一下子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光是翻閱這些初始印象,我就覺得這本書的專業性和用心程度是值得肯定的。它給我的感覺是,這不僅僅是一本教你“怎麼做”的書,更像是一本幫你建立正確“認知”的引導手冊。我期待後續的閱讀體驗能和這份良好的初見印象一樣齣色,尤其是那些關於動作分解的圖示,希望能做到精準無誤,讓我這個新手也能輕鬆上手,避免受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